-
可引起心肌缺血的是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痉挛#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
心肌桥#
以上都错
-
患者女性,行平板运动试验,运动至2分钟时,患者即诉胸闷,气短,相应心电图上无ST段改变。因患者要求运动到4分钟时停止运动。运动试验结果应为阴性
阳性
假阴性
假阳性
不能评价#1.运动试验结果是否为阳性应主要根据有无
-
高钙血症心电图QT间期缩短的原因错误的是除极增快#
动作电位2相时间不变,3相时间缩短#
动作电位2相时间缩短,3相时间不变
动作电位2相时间缩短,3相时间缩短#
心动过速所致相对性QT间期缩短#
-
关于逸搏与逸搏心律的表述,正确的是可发生在正常健康人#
起搏点愈低,QRS波群宽大畸形愈明显#
QRS波群宽大畸形一定是室性逸搏或室性逸搏心律
属于被动性异位搏动#
交界性逸搏最常见#伴有左或右束支阻滞或时相性室内差
-
引起右胸导联QRS波群振幅增高的原因包括右心室肥大#
右束支阻滞#
A型预激#
B型预激
正常变异#
-
患者男性,61岁,测量自身的PR间期为160ms,心房激动下传的QRS波群形态可以不同。将AV间期延长到200ms时,QRS波群应表现为安全起搏
逸搏节律
心室起搏
室性融合波
经自身的房室结下传的图形#2.双腔起搏器具有类房室结的
-
"二尖瓣型P波"可见于多种病理状态,包括左心房肥大#
右心功能不全
心房梗死#
房间阻滞#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房间阻滞、左心房负荷增加、心房梗死、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等,均可引起"二尖瓣型P波"样心电图改变。右心功能不全
-
关于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处理原则,正确的是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应尽早电复律#
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可先采用药物治疗#
对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可选用维拉帕米或普罗帕酮治疗#
鉴别诊断
-
"肺型P波"可见于多种病理状态,包括右心房肥大#
肺栓塞#
右心房负荷增加#
甲状腺功能减退
交感神经兴奋#右心房负荷增加、肺栓塞、房内阻滞、心房梗死、低钾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交感神经兴奋等,均可引起"肺型P波"样
-
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包括多为自发性,常有规律#
常因劳累或情绪激动诱发
发作时胸痛症状较严重#
可自行缓解或含服硝酸甘油缓解#
运动试验可为阴性#变异型心绞痛多在休息、睡眠或凌晨发作,大多与劳累或情绪激动无关
-
关于低钙血症的描述,错误的是可见于多发性骨髓瘤#
ST段延长,QT间期延长
ST段缩短,QT间期缩短#
ST段缩短,T波增宽,QT间期延长#
动作电位2位相缩短,3位相时间延长#
-
关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可出现房室分离#
可呈1:1房室传导#
可呈2:1房室传导#
可呈1:2室房传导#
以上都错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可表现出前传及逆传阻滞或房室分离。
-
63岁,为了解起搏器功能而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如果心房电极感知经心室逆传的心房波后出现心动过速,频率和起搏器的上限频率相近,最可能的心动过速为房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折返性心
-
传统的三度房室阻滞的诊断标准不能排除二度房室阻滞伴干扰引起的房室分离。以下为有些学者建议的更严格的诊断三度房室阻滞的标准,其中正确的是逸搏心率需逸搏间期),诊断标准要求有完全性的房室分离,心房率>心室率,且
-
65岁,下壁心肌梗死。10年前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置入VVI起搏器,起搏频率设置在72次/分。下一步的治疗措施是更换电池
立即更换起搏器#
更换起搏电极'
给起搏器充电
提高窦房结频率1.梯形图显示PP间距规则,RR间距规则,
-
为了解起搏器功能而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当自身心房率快于起搏器下限频率,而自身的PR间期长于起搏器的AV间期时,心电图表现为DDD模式
AAI模式
VVI模式
VAT模式#
自身心律5.DDD起搏器可自动转换为不同的工作模式。
-
下列会对起搏器产生干扰的是外科手术γ电刀#
体外碎石冲击波#
X线检查
磁共振#
经胸除颤#除X线检查外,上述其余选项均可产生电磁干扰,影响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
患者男性,60岁。活动时胸痛,平时静息心电图显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为明确有无冠心病,对该患者有意义的无创性检查是常规心电图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动态心电图
心电向量图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2.如有冠状动脉狭窄,心肌
-
关于过度换气性T波改变的论述,正确的是过度呼吸(数十秒)后胸导联出现一过性T波低平或倒置#
约11%的健康人在过度呼吸时可引起T波改变#
其机制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早期引起心室肌的不协调复极有关#
服用阿托品可防止
-
以下为起搏器电池耗竭时出现的表现,包括起搏频率快慢不均#
感知功能不良或丧失#
起搏方式由DDD转变为VVI#
起搏方式由DDD转变为AAI
磁铁频率下降#起搏器电池耗竭时,起搏器只保留最重要的功能,转变为心室起搏(VVI起搏
-
下列关于P波的描述,正确的是P波切迹第一峰代表右心房除极#
P波切迹第二峰代表左心房除极#
P波切迹中间部分代表左、右心房共同除极#
正常人P波峰间距不超过0.03s#
P波峰间距>0.04s仅见于左心房肥大左心房肥大表现为P
-
患者男性,51岁,活动后胸闷3个月。3小时前休息时因突发胸骨后剧烈疼痛伴大汗,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而就诊,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此时可出现升高的心肌标记物是CK
AST
LDH
Myo#
cTnI2.前壁心肌梗死的心肌灌注显像应
-
患者男性,50岁,乏力,活动后有胸痛症状,硝酸甘油治疗无效。1在胸骨左缘可闻吸收缩中、晚期粗糙的吹风样杂音。X线示心影左缘明显突出,超声心动图提示室间隔明显增厚,回声增强,室间隔厚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之比(IVS/LV
-
患者男性,50岁,乏力,活动后有胸痛症状,硝酸甘油治疗无效。1在胸骨左缘可闻吸收缩中、晚期粗糙的吹风样杂音。X线示心影左缘明显突出,超声心动图提示室间隔明显增厚,回声增强,室间隔厚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之比(IVS/LV
-
患者男性,51岁,因反复心慌、胸闷半个月伴晕厥4次就诊。为了中止该患者发生的心律失常电风暴,应选用药物普鲁卡因胺
异丙肾上腺素#
硫酸镁
胺碘酮
β受体阻滞剂
-
患者男性,39岁,胸闷1月余。该心电图诊断最易误诊为窦性心律不齐
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交界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室性期前收缩#
以上都不是
-
患者男性,14岁,发作性晕厥多年,临床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既往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交界性逸搏及逸搏心律。逸搏夺获性心律与反复搏动的鉴别主要根据联律间期是否相等来鉴别
代偿间歇是否完全来鉴别
-
乏力,硝酸甘油治疗无效。1在胸骨左缘可闻吸收缩中、晚期粗糙的吹风样杂音。X线示心影左缘明显突出,超声心动图提示室间隔明显增厚,回声增强,室间隔厚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之比(IVS/LVPW)>1.3,超声心动图诊断为肥厚
-
患者男性,51岁,因反复心慌、胸闷半个月伴晕厥4次就诊。该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是2相折返#
0相折返
触发活动
自律性增高
3相折返
-
患者男性,14岁,发作性晕厥多年,临床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既往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交界性逸搏及逸搏心律。与上述心电图诊断容易混淆的是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反复搏动#
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交界性逸搏
-
患者男性,51岁,因反复心慌、胸闷半个月伴晕厥4次就诊。预防该患者发生猝死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药物治疗
起搏器治疗
植入ICD#
射频消融术
补钾盐
-
患者男性,51岁,活动后胸闷3个月。3小时前休息时因突发胸骨后剧烈疼痛伴大汗,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而就诊,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该患者2周后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99mTc-MIBI)检查,最可能的表现是局限性放射性增
-
患者男性,50岁,乏力,活动后有胸痛症状,硝酸甘油治疗无效。1在胸骨左缘可闻吸收缩中、晚期粗糙的吹风样杂音。X线示心影左缘明显突出,超声心动图提示室间隔明显增厚,回声增强,室间隔厚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之比(IVS/LV
-
冲动传导异常所致的心律失常包括窦房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预激综合征#
窦性心动过速
房颤
-
洋地黄中毒引起的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治疗有应用胺碘酮#
洋地黄用量减少
补充钾盐#
实行电复律
立即停止用洋地黄#
-
再灌注心律失常包括三度房室阻滞#
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速
加速的室性自主心律#
室颤#窦性心动过速往往和心功能不全有关。
-
下列关于房性期前收缩正确的是主要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通常无需治疗#
烟酒、咖啡等可诱发#
当因其触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应予治疗#
患者多无明显症状#
-
下述哪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引起心室有效不应期延长丙吡胺#
美西律
索他洛尔#
胺碘酮#
利多卡因丙吡胺、索他洛尔、胺碘酮可以延长动作电位时间,故可以引起心室有效不应期延长。
-
可发生Q-T间期延长和尖端扭转型室速的有维拉帕米
奎尼丁#
胺碘酮#
丙吡胺#
腺苷
-
房颤听诊的特征有颈静脉搏动A波消失
心律绝对不齐#
心音强弱不等#
心率快时可发生脉搏短绌
左心房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