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 房性心动过速根据发生机制与心电图的表现可分为

    房性心动过速根据发生机制与心电图的表现可分为触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 逸搏性房性心动过速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 房颤伴心力衰竭与低血压时忌用

    房颤伴心力衰竭与低血压时忌用普罗帕酮 洋地黄 胺碘酮 维拉帕米# 索他洛尔#
  • 心律失常常见症状表现为

    心律失常常见症状表现为胸闷# 心悸# 恶心、呕吐 腹痛 头晕、黑矇#
  • 心脏电复律的并发症有

    心脏电复律的并发症有体循环栓塞# 心肌损伤# 低血压# 急性肺水肿# 诱发各种心律失常#
  • 心室颤动的症状体征不包括

    心室颤动的症状体征不包括心音强弱不等# 意识丧失 脉搏触不到 血压测不到 大汗淋漓#
  • 下列符合阵发性室速临床特点的是

    下列符合阵发性室速临床特点的是突然发作,突然终止# 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 心律绝对规整 心电图可见心室夺获# 心电图可见房室分离#
  • 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是

    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是触发活动# 折返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房室交界区组织自律性增高# 电解质紊乱
  • DDD方式的心脏起搏器特点

    DDD方式的心脏起搏器特点经济、方便 不适于慢性房颤-房扑# 具有对心房和心室起搏和感知功能# 不适于有窦房功能障碍者 适于房室传导阻滞伴或不伴窦房结功能障碍#DDD型起搏器适用于心室起搏尚觉血活动力效果不理想的病
  • 关于心房扑动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心房扑动说法正确的是令患者运动可促进房室传导,使房扑的心室率成倍数加速# 房扑时心室率极不规则 房扑具有不稳定倾向# 房扑可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按摩颈动脉窦可终止心房扑动
  • 房室交界区性逸搏心电图表现为

    房室交界区性逸搏心电图表现为其后有代偿间歇 逆行P波可位于QRS波群之前、之后# 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提前出现的正常QRS波群 长于正常PP间期的间歇后出现的正常的QRS波群,P波缺失#
  • 哪项心律失常可发生于正常健康人

    哪项心律失常可发生于正常健康人室性心动过速#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房性早搏# 室性早搏#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偶可发生于无气质性心脏病者。
  • 预激综合征行电生理检查目的是

    预激综合征行电生理检查目的是确定旁路是否参与心动过速发作# 了解发作房颤或房扑时最高心室率# 评价药物、外科手术等的治疗效果# 确定诊断# 确定旁路位置与数目#
  • 以下何种情况的房性心动过速需紧急处理

    以下何种情况的房性心动过速需紧急处理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时 有休克征象# 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征象# 由洋地黄中毒引起# 心室率达140次/分以上#
  • 房颤患者心室律变得规则可能是

    房颤患者心室律变得规则可能是发生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 转变为房扑# 室性心动过速# 转变为房性心动过速# 恢复窦性心律#
  • 迷走神经兴奋时

    迷走神经兴奋时延长窦房结与周围组织不应期# 缩短窦房结与周围组织不应期 减慢房室结的传导# 抑制窦房结自律性与传导性# 加快房室结的传导
  • 下述哪些情况适于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

    下述哪些情况适于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心室颤动 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引起阿斯综合征发作# 窦房传导阻滞引起严重心动过缓# 反复发作的颈动脉窦性晕厥和心室停顿#
  • 室性并行心律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

    室性并行心律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室性异位搏动与窦性搏动配对间期不固定# 窒性融合波# 室性异位搏动形态不一致 两个长的室性异位搏动间期是短的室性异位搏动间期的整数倍# 室性异位搏动与窦性搏动配对间期固定室性并
  • 二度Ⅱ型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应禁用

    二度Ⅱ型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应禁用奎尼丁# 阿替洛尔# 阿托品 大量钾盐# 普鲁卡因酰胺#
  • Holter可用于了解

    Holter可用于了解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 起搏器的功能状态# 心肌缺血与日常活动的关系# 评价心功能情况 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
  • 下述哪些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下述哪些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QRS间期小于0.10s QRS间期大于0.12s# 房室分离# 心室夺获# 心前区导联QRS波群方向成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大于0.12s,同时伴有房室分离、心室夺获、心前区导联QRS波
  • 射频消融的适应症包括

    射频消融的适应症包括发作频繁的心梗后室速# 发作频繁乙室率不易控制的房扑# 预激综合征并阵发性房颤# 反复发作的特发性室速#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 二度Ⅰ型窦房阻滞心电图特点正确的是

    二度Ⅰ型窦房阻滞心电图特点正确的是脱落后的第一个PP间距长于脱落前的任何一个PP间距# PP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出现一次长PP间期# 脱落前的PP间距最短# 最长的PP间期大于任何一个PP间距的2倍 脱落前的PP间距最长
  •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电生理检查的特点是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电生理检查的特点是心房激动顺序与窦性P波不同# 心房超速起搏能终止心动过速 发作不依赖于房内传导阻滞# 心动过速的第一个P波与随后的P波形态一致# 心房程序刺激通常不能诱发心动过速#
  • 室速的治疗原则是

    室速的治疗原则是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非持续性室速需治疗# 持续室速需予治疗# 针对诱因治疗#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非持续性室速如有症状以消除症状为主#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非持续性室速如无症状可不用药物#
  • 心脏的传导系统包括

    心脏的传导系统包括普肯耶纤维网# 窦房结# 希氏束# 结间束# 房室结#
  • 房颤心电图表现为

    房颤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 QRS波群通常形态正常# R-R间隔绝对不规则# 颤动波之间等电位线消失 房率约350~600次/分#
  • 头晕、乏力、晕厥常见于

    头晕、乏力、晕厥常见于室早 房室传导阻滞# 预激综合征 房早 病窦综合征#
  • 下述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组合中哪些项正确

    下述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组合中哪些项正确合并冠心病心绞痛-静脉注射美托洛尔# 合并心力衰竭-静脉注射胺碘酮# 合并洋地黄中毒-电复律 合并休克-静脉注射普鲁卡因酰胺 合并预激综合征旁路前传-静脉注射维拉帕米合
  • 胺碘酮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胺碘酮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肺纤维化# 味觉障碍 呼吸困难 Q-T间期延长# 角膜色素沉着#
  • 室性并行心律表现为

    室性并行心律表现为异位搏动间距无固定关系 易产生室性融合波# 异位室性搏动与室性搏动的配对间期恒定# 两个异位搏动之间期最长的是最短的整倍数# 异位室性搏动与窦性搏动的配对间期不恒定#室性并行心律(ventricula
  • 窦性停搏心电图表现为

    窦性停搏心电图表现为长PP间期可P波与QRS波群均不出现# 长的PP间期与短的PP间期成倍数关系 P-R间期逐渐延长出现一次QRS波群脱落 长心动间期中不出现P波# 长PP间期后常由房室交界性逸搏控制心率#
  • 下述哪些药物可以阻断钾通道

    下述哪些药物可以阻断钾通道异搏定 胺碘酮# 溴苄胺# 普罗帕酮 索他洛尔#胺碘酮、溴苄胺、索他洛尔属于钾通道阻滞剂。
  • 心脏起搏治疗适应症包括

    心脏起搏治疗适应症包括窦房结功能障碍# 完全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束支分支水平阻滞# 病窦综合征# 颈动脉窦过敏引起的心率减慢伴明确症状者#
  • 下列哪些是心电图的正常范围

    下列哪些是心电图的正常范围P波的宽度不超过0.11s# P-R间期在0.12~0.20s# QRS波群的宽度在0.06~0.10s之间# T波的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4 Q-T间期的正常范围为0.32~0.44s#
  • 临床心电生理检查适应于

    临床心电生理检查适应于房室与室内传导阻滞# 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 窦房结功能测定# 不明原因的晕厥# 确定心动过速起源部位同时行导管消融治疗#
  • 典型的二度Ⅰ型房室阻滞符合下列哪种情况

    典型的二度Ⅰ型房室阻滞符合下列哪种情况心室率少于50次/分 QRS波群有脱落# PR逐次延长、RR逐次缩短# QT间期异常 QRS波群增宽Ⅱ度房室阻滞莫氏Ⅰ型(及文氏型)表现为P-R间期逐渐延长,R-R间期逐渐缩短,直到QRS波群脱
  • 房颤不适于电转复的情况有

    房颤不适于电转复的情况有房颤伴风湿活动# 房颤发生前心室率缓慢# 房颤伴有电解质紊乱# 房颤伴心绞痛恶化不易控制 房颤史
  •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病因为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病因为颅内病变# 心动过缓# 奎尼丁所致# 先天性# 电解质紊乱#
  • 持续性房颤治疗目的是

    持续性房颤治疗目的是减慢心室率 预防心房重构 预防血栓栓塞# 预防房颤复发# 转复为窦性心律#持续性房颤治疗目的一是预防血栓栓塞、预防房颤复发、转复为窦性心律。
  • 室上速急性发作期非药物疗法包括

    室上速急性发作期非药物疗法包括压迫眼球法# Valsalva动作# 诱导恶心# 潜水反射法# 颈动脉窦按摩#
827条 1 2 ... 10 11 12 13 14 15 16 ... 20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