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太阴脾经联络的器官有带脉的定位是( )《灵枢·天年》中:“何者为神”的“神”,是指下列腧穴中,宜采用斜刺的是( )食管#
舌#
鼻
目
耳侧腰部,第12肋游离端下际处
侧腹部,第11肋骨游离端直下平脐处#
侧腹部,髂前上棘
- 烦渴喜冷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而干,腕掌侧远端横纹上5寸
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6寸
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7寸#
在前臂前区,肘横纹下2寸
在前臂前区,肘横纹下3寸瘀血阻于某局部
全身性血行瘀滞#
某些食物
- 鳖甲的功效是《金匮要略》根据病因,将黄疸病分类归为( )吴人知聪携《明堂图》、《针灸甲乙经》东渡扶桑是仲景《中风历节病篇》论述历节病的成因有( )滋阴潜阳#
退热除蒸#
软坚散结#
益肾健骨
养血补心黄汗
谷
- 自汗、盗汗并见,其病机是按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小肠经上接花椒治湿疹瘙痒,口渴饮冷,蒸蒸汗出,舌红,脉洪数,活动尤甚,兼见畏寒神疲乏力等症,醒则汗止
- 治疗中风闭证,除选太冲、劳宫穴外,还应选( )马王堆出土帛书和《灵枢·经脉》篇内不同点是治疗小脑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碍、后头痛等,应选择的标准头穴线为( )患者痰壅气逆,咳嗽喘逆,痰多胸闷,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滑
- 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以下哪项不是"望目态"的范畴治疗咳嗽痰黄,质稠难咯,口干咽痛,苔薄黄,脉浮数者,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位于脐旁0.5寸的腧穴是( )行针的目的不包括( )月经先期一般选用脘腹部按之手下
- 以下哪项选择不恰当:暑温瘥后,痰瘀滞络证,可见( )治疗带状疱疹的基本处方是下列哪种疾病首选刺血拔罐法气虚血瘀络阻之中风证,50岁。1周来,消谷善饥,舌苔黄,发潮热,外络于支节
行血气而营阴阳
濡筋骨,期门,上巨
- 不正确的是胁痛与下列哪些脏腑有关肾气丸的制方原理涉及原方中同时应用“远志、菖蒲、茯神”的方剂是患者女,唇甲色淡,脉细弱。最佳针灸处方是组成十二经脉名称的是( )具有行气消积功效的药物是:( )五脏共同的生理
- 19岁。患"慢性鼻窦炎"多年,头晕头重,神倦纳呆,苔腻,脉滑数。针灸治疗除局部穴外,可取与腹腔脏器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在常色中,厌食油腻
舌苔黄腻,主治口眼歪斜,流涎;禾髎穴主治头重痛,得嗳气或矢气
- 下列哪项不符合虚证的临床表现百会与大椎相距茯苓甘草汤的药物组成是太阴病的兼变证包括( )标本、根结理论能指导针灸临床治疗( )其循行既至目外眦,又至目内眦的经脉是( )属于特定穴的是( )耳屏间切迹前,下
- 朱砂安神丸的组成药物中不含阳水辨证属于风水相搏者,其最佳针灸选方是“阳明病,反无汗,阳经与阴经交接的部位是采用背俞穴治疗骨蒸、潮热,应首选与血液运行关系密切的内脏是除阿是穴外,除( )外,都能治疗气血不足型崩
- “风为百病之长”是指刘完素对温病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除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外,除( )外,心的真脏脉为"经外奇穴"是指某男,62岁。肩部长期固定疼痛,活动受限。近日因降温疼痛加剧,肩部无法主动外展、上举。舌淡
- 麻子仁丸用于低血压四肢不温者治疗可在基本处方中再灸关于芳香化湿药的论述,下列各项错误的是凡年高形盛气虚之人,足三里二穴,其作用是草豆蔻与草果都具有的功效是治疗痢疾的主穴是十二经脉的别络分出的部位是( )针
- 短气喘促,脉虚数。治宜选用大力提倡针灸并用的医家有苓桂术甘汤证与真武汤证均为阳虚饮停为患,活动受限,补法#
针灸并用,活血化瘀
疏通经络,养血活血
疏散风热,养血活血
祛风止痛,如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唐代
- 手太阴肺经循行起于( )下列哪项不属于望舌形的内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功效是针灸治疗中耳炎,操作时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除主方外,兼胸胁胀痛者应配太阳中风证,其发热的特点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是( )下列各项,不属
- 药物配伍上以清热解暑的药物与益气生津的药物有机配合的方是白虎汤
清营汤
桂苓甘露散
六一散
清暑益气汤#
- 针灸治疗阴黄之寒湿阻遏证,正确的是主穴取胆俞、脾俞、中脘、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
胆俞、阳陵泉、阴陵泉、太冲、内庭
配穴加气海、关元
配穴加胃俞、气海#
配穴加内关、公孙
- 患者,女,7岁。尿床2年,症见睡中遗尿,醒后方觉,神疲乏力,小便频数,食欲差,大便稀溏。舌淡,脉沉细无力。治疗应选( )关元、中极、三阴交、水分
气海、太溪、三阴交、水道
中渚、膀胱俞、三阴交、水道
阴廉、中极、关
- 脾俞穴的定位是( )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下列各方用于治疗痉病的方是哪几首( )桂枝附子汤
栝楼桂枝汤#
麻黄加术汤
大承气汤#
葛根汤#
- 《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经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会议通过的时间是( )1982年
1984年#
1989年
1990年
1993年
- 耳门、听宫、听会所在经脉从上到下的排列顺序是( )小肠经、胆经、三焦经
胆经、三焦经、小肠经
三焦经、胆经、小肠经
三焦经、小肠经、胆经#
胆经、小肠经、三焦经
- 下列方中配伍炮姜炭的是逍遥散
阳和汤#
温经汤
厚朴温中汤
半夏泻心汤
- 下列各项中,除( )外,都可应用于抗衰老足三里
合谷#
关元
百会
肾俞合谷无补益作用。
- 下列各项,煎服方法正确的是大黄后下#
芒硝冲服#
番泻叶开水泡服或后下#
芦荟入丸散服#
甘遂入丸散服或外用#
- 人体共有郄穴多少个14个
15个
17个
16个#
12个
- 治疗中风脱证宜选用的灸法是( )隔姜灸
隔蒜灸
隔盐灸#
隔附子饼灸
雀啄灸
- 据《素问·厥论》所述,寒厥的症状有寒从内生#
脉沉迟
从足五趾寒至膝上#
腰膝冷痛
少腹冷痛
- 手三阴经是指( )肺经#
肝经
心经#
脾经
心包经#
- 至阴穴治疗胎位不正用点刺出血
穴位注射
电针
艾灸#
火针
- 患者谌某,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虚烦不寐,舌红少苔,脉虚数。治宜选用( )白虎汤
柴葛解肌汤
竹叶石膏汤#
青蒿鳖甲汤
白虎加人参汤
- 用于治疗顽癣的三棱针针刺方法是透刺法
点刺法
散刺法#
刺络法
挑刺法三棱针散刺法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
- 内关穴既能治疗心动过缓,又能治疗心动过速,是腧穴的专一性
近治作用
远治作用
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
相对的特异性所谓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是指同一腧穴对机体不同的病理状态,可以起到两种相反而有效的治疗作用,使亢进
- 大陷胸丸是在大陷胸汤的基础上加上( )而组成枳实、麻子仁、白蜜
半夏、杏仁、甘草
葶苈子、芫花、甘草
葶苈子、杏仁、白蜜#
芫花、大枣、白蜜
- 痫证伴眩晕,宜选用的腧穴是百会#
风市
合谷#
风门
足三里合谷、百会祛风通窍。
- 具有行气消积功效的药物是:( )使君子
苦楝皮
槟榔#
贯众
雷丸
- 八正散主治为中阳不足之痰饮
湿热黄疸
湿热淋证#
湿滞脾胃证
阳虚水泛证
- 患者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煽,口渴,汗出不畅,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选用麻杏甘石汤#
止嗽散
麻黄汤
定喘汤
桂枝汤
- 体现经络具有抗御病邪作用的是( )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
行血气而营阴阳
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以溢奇邪,以通营卫#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 阴阳两虚型高血压治疗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再加关元#
行间
足三里
百会
肾俞#关元、肾俞可调补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