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患者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QRS-T波不易辨认,代之以频率约为400次/分的颤动波,诊断为
正确答案 :E
心室颤动
解析:心室颤动的心电图表现为:无正常的QRS-T波,代之以不规则、形态不同的颤动波,频率约为250~500次/分。
[单选题]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如果负荷和静态显像都有局部放射性缺损,提示该部位
正确答案 :D
心肌梗死
[多选题]关于起搏器不应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ACDE
心房不应期由心房起搏或感知触发,分为心房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感知心房脉冲后电位及其后的R波及T波
心室不应期由心室起搏或感知触发,分为心室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感知起搏的QRS后电位及T波
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由心室起搏或感知信号触发,分为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免心房电路对心室脉冲的交叉感知或感知逆行P波
总心房不应期=AV间期+PVARP=上限跟踪频率间期
解析:心房后心室空白期仅由心房起搏信号触发,自身心房信号不触发心房后心室空白期。
[单选题]关于室间隔膜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D
后缘为左心房壁
解析:室间隔膜部的后缘为右心房壁。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时,升高时间较早而恢复较慢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是
正确答案 :C
肌钙蛋白(cTn)
[多选题]关于两点半综合征的论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ABCE
是指QRS波群电轴指向+90°,而T波电轴指向-30°
在瘦长体型者易见
心电图表现为Ⅱ、Ⅲ、aVF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上,T波倒置
口服钾盐可使T波恢复
解析:两点半综合征是指在正常人中,特别是瘦长体型者偶见额面QRS-T夹角增大,QRS波群电轴指向+90°,而T波电轴指向-30°,似时钟两点半。心电图表现为Ⅱ、Ⅲ、aVF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上,T波倒置。运动试验或口服钾盐可使T波倒置恢复为直立,属功能性T波改变。
[单选题]关于心脏解剖和生理的论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D
等容收缩期是指半月瓣关闭至房室瓣开放这段时期
解析:等容收缩期是指房室瓣关闭至半月瓣开放这段时期。而半月瓣关闭至房室瓣开放这段时期称为等容舒张期。
[单选题]以下为变异型心绞痛可出现的心电图改变,但应除外
正确答案 :E
一过性Q波
解析:变异型心绞痛一般不出现Q波,但如果冠状动脉持续痉挛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时,可出现病理性Q波。
[单选题]卵圆窝位于房间隔
正确答案 :D
右侧面的中下部
解析:房间隔右侧面的中下部有一卵圆形凹陷,称为卵圆窝,是卵圆孔闭合后的痕迹。
[单选题]运动试验的最大负荷与纽约心脏协会(NY-HA)的心功能分级有对应的关系,能忍受2~4代谢当量的运动量相当于
正确答案 :C
心功能Ⅲ级
[单选题]关于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E
预后较好
解析:A~D符合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部位多在希浦系统,易发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预后较差。
[单选题]观察主动脉右冠瓣及无冠瓣结构时,常用的检查切面是
正确答案 :E
A和C
解析:观察主动脉右冠瓣及无冠瓣的常用切面有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和心底大血管短轴切面。
[单选题]关于先天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B
长QT间期主要是由抗心律失常药、电解质紊乱引起
解析:抗心律失常药和电解质紊乱是引起后天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因素。
[多选题]关于心房扑动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ACD
令患者运动可促进房室传导,使房扑的心室率成倍数加速
房扑具有不稳定倾向
房扑可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单选题]有关心壁供血的描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B
心壁的血由左、右冠状动脉供血
[单选题]下列疾病中出现二尖瓣型P波而诊断左心房肥大并不可靠的是
正确答案 :E
以上都是
解析:上述疾病均可引起左心房负荷增加或房内传导异常,心电图可表现为二尖瓣型P波,但并不一定有左心房肥大。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