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

题目: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

解析:此题属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内容,考查有关疫源地的内容。疫源地的范围大小因病种而异,取决于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传染源的活动范围越大,周围易感者比例越高,疫源地的范围也越大。因此,本题标准答案为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其应用不包括
  • 进行疾病监测

  • 解析:此题属传染病流行病学中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其应用的内容,为基础知识。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其应用:①决定预防措施(确定接触者检疫的期限,安排免疫接种的时间);②追索传染源和传播途径;③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因此,答案D不包括在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其应用内,符合题目要求,是最佳答案。

  • [单选题]下列关于统计图的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绘图时纵轴必须是算术刻度

  • 解析:统计图的基本结构包括标题、标目、刻度和图例。其中,标题一般放在图的正下方,并加图号,故选项B正确。刻度数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纵横轴的比例一般以5:7或7:5为宜,故选项A、E正确。当统计图用不同线条和颜色表示不同事物的统计量时,通常需要附图例加以说明,故选项D正确。当绘制对数线图时,纵坐标为对数刻度,故选项C错误。

  • [单选题]对内毒素叙述错误的是
  • 不耐热,60℃30分钟可被破坏

  • 解析:内毒素是耐热的,160℃,2~4小时才能被破坏。

  • [单选题]慢性汞中毒的三大特征性临床表现是
  • 易兴奋、震颤、口腔炎

  • 解析:慢性汞中毒 其典型临床表现为易兴奋症、震颤和口腔炎。

  • 推荐下载科目: 肾内科(正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正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正高) 理化检验技术(正高) 口腔医学(副高) 中医骨伤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副高) 中医护理(副高) 呼吸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5)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1)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