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

培养基成分 培养温度 pH

题目: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在一定条件下处理,所得1ml(g)检样中所含菌落的总数。这种处理条件包括

解析: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如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和时间、pH、需氧性质等),所得1ml(g)检样中所含菌落的总数。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试验为
  • D试验


  • [单选题]可注射丙种球蛋白作应急预防的是
  • HAV


  • [多选题]大肠杆菌:
  • 能引起肠道外感染

    是水的卫生细菌学检查的指标菌

  • 解析:大肠杆菌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有鞭毛,即动力试验阳性。大肠杆菌是人体肠道正常菌群,一般不致病,但当发生定位转移时,可引起肠道外感染。有些菌株为致病菌,可引起腹泻,尤其是大肠杆菌O157:H7可引起暴发流行。大肠杆菌寄居在肠道,不断随粪便排出,污染周围环境和水源、食品等。因此,饮水、食品的卫生细菌学检查常以大肠菌群作为被粪便污染的指标。但空气卫生细菌学检查常以链球菌作为指示菌。

  • [单选题]染色体上整合有F质粒的细菌称为:
  • Hfr菌

  • 解析:带有F质粒的细菌称为F+菌。当F+菌与F-菌杂交时,F质粒可转移到F-菌中。F质粒进入受体菌后,能单独存在和自行复制,但有小部分可插入到受体菌染色体中,与染色体一起复制。整合后的细菌能高效地转移染色体上的基因,该菌被称为高频重组菌(highfrequencyrecombinant,Hfr)。当Hfr菌与F-菌杂交时,F质粒起发动转移作用,能通过性菌毛,高效率地转移供体菌不同长度的染色体片段给受体菌,之后进行基因重组。因F质粒位于染色体末端,最后进入F-菌,因此,F-菌获得F质粒的机会是很少的。Hfr菌中F质粒也可从染色体上脱落,并可能带有整合位点邻近的染色体基因,这种F质粒称F′质粒,带F′质粒的细菌称为F′菌。F′菌与F-菌杂交后,可使F-菌获得F质粒和供体菌的基因。这种通过F′质粒的转移过程称为性导。附加体是既可自主复制又可与细菌染色体整合并一起复制的一种质粒。

  • [单选题]紫外线常用于物体表面和空气的消毒,其杀菌机制主要是:
  • 干扰DNA复制   

  • 解析:紫外线主要作用于DNA,使细菌一条DNA链上相邻的二个胸腺嘧啶共价结合形成双聚体,DNA分子构型改变,从而干扰了DNA的复制和转录,导致细菌死亡或变异。

  • [单选题]E试验与纸片琼脂扩散法的不同之处是:
  • 测出药物的MIC


  • [单选题]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
  • TD抗原

  • 解析: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如病原微生物、血细胞、血清蛋白等均属于TD抗原。

  • 推荐下载科目: 耳鼻咽喉科(正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正高) 核医学技术(正高) 病理学(副高) 卫生管理(副高) 心血管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4) 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8) 口腔颌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5) 中医护理学(护师)(代码:204) 执业兽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