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腺体呈弥漫性肿大,两侧对称,常伴有眼球突出,多发生于20~40岁
题目:患者,女性,37岁。近来易怒,出汗多,体重明显减轻,心率118次/分,基础代谢率+45%。甲状腺听诊可闻及杂音。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解析:1、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特点是多好发于育龄期女性,有高代谢症状体征;甲状腺肿;有甲亢特征性体征(甲状腺听诊可闻及杂音),常伴突眼2.普萘洛尔是一种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剂,能控制甲亢的症状,缩短手术前准备的时间,而且用药后不会引起腺体充血,有利于手术操作。由于普萘洛尔在体内的有效半衰期不到8小时,故最后一次服用须在术前1~2小时。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早产儿护理中最关键的护理措施是
注意保暖
解析: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更差,棕色脂肪少,基础代谢低,产热不足,体表面积相对大,皮下脂肪缺乏,散热更快。又因汗腺功能差,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为了防止体温下降,出生后应将早产儿置于事先预热到中性温度的暖箱中,并加强体温监测。故本题选E。解题关键: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和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定时监测体温,注意体温的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单选题]患者,女,19岁,发现尿蛋白阳性(++)1个多月,伴关节痛和面部蝶形红斑,为进一步明确病情,该患者首选的辅助检查是
抗Sm抗体
解析:抗Sm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标志抗体,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低,是回顾性诊断的重要依据。
[单选题]患者男,39岁,50Kg,仓库管理员。一次救火的过程中造成全身大面积烧伤。头、面、颈部表面呈红斑状、干燥,烧灼感,双下肢、腹部和会阴部红肿明显,见大小不一的水疱形成,医嘱补液治疗,护士计算该患者第一个24小时需补胶体液的量是
2250
解析:该患者烧伤面积共计60%(双下肢46+腹部13+会阴1,头、面、颈部表面呈红斑状,为Ⅰ度烧伤不计算烧伤面积)。我国常用的烧伤补液量计算公式: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按病人每千克体重每1%烧伤面积(Ⅱ~Ⅲ度)补液1.5ml(小儿1.8ml,婴儿2ml)计算,即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烧伤面积(%)×1.5ml,另加每日生理需水量2000ml,即为补液总量。电解质液和胶体溶液的比例一般为2:1,深度烧伤为1:1,即每1%烧伤面积每千克体重补充电解质溶液和胶体溶液各0.75ml。第一个24小时补液总量为:60×50×1.5+2000=6500ml,其中胶体液为:60×50×0.75=2250ml,电解质液液为:60×50×0.75=2250ml,水分为2000ml。
[单选题]以下哪种患者禁忌洗胃
食管静脉曲张者
解析:强腐蚀性毒物(强酸、强碱)中毒、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胸主动脉瘤、近期有上消化道出血及胃穿孔患者禁忌洗胃。幽门梗阻者洗胃可以减轻潴留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减轻胃黏膜水肿、炎症;消化性溃疡、胃癌等患者一般不洗胃;昏迷患者洗胃应谨慎,可采用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窒息。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我国实行
无偿献血制度
[单选题]消化性溃疡特征性的主要表现是
周期性、规律性上腹痛
解析:消化性溃疡疼痛的特点是周期性、规律性上腹痛;胃溃疡表现为进食-疼痛-缓解;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疼痛-进食-缓解。
[单选题]患者,女性,17岁,因月经经量增多来就诊。自幼稍微碰伤后均会有皮肤紫斑,实验室检查示缺乏凝血因子Ⅷ,诊断为血友病。护士在为患者实施的健康教育,错误的是
可用阿司匹林治疗
解析:血友病预防出血的措施:教会患者预防出血的方法,避免从事易引起受伤的工作和活动,如农业体力劳动,各类强体力活动的工种,爬山、长跑等。患病时尽量不采用手术治疗。必须手术时需术前补充凝血因子。有出血倾向时,应尽早去医院输注凝血因子。血友病患者禁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抑制血小板功能或使血小板数减少的药物,以免加重出血。
[单选题]对急腹症病人最应重视的护理问题是
潜在休克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