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关于Vereckei宽QRS波群心动过速鉴别诊断方法的表述,正确的选项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949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左心室(left ventricular)、记录器(recorder)、顽固性心力衰竭(refractory heart failure)、采样率(sampling rate)、有利于(beneficial to)、基础上(basis)、右心房(right atrium)、绝对值(absolute value)、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右心室起搏(right ventricular pacing)

  • [多选题]关于Vereckei宽QRS波群心动过速鉴别诊断方法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A. 存在房室分离,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B. aVR导联QRS波群呈R型或RS型,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C. QRS波群形态不符合束支或分支阻滞图形,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D. 心室初始激动速度(Vi)与心室终末激动速度(Vt)之比≤1,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E. 以上都不是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临床上三腔起搏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常见的组合方式是
  • A. 左心房+右心房(right atrium)+右心室起搏(right ventricular pacing)
    B. 左心房+右心房(right atrium)+左心室起搏
    C. 右心房(right atrium)+右心室+左心室起搏
    D. 左心房+左心室+右心室起搏(right ventricular pacing)
    E. 以上均不是

  • [单选题]关于梯形图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用于解释心律失常的机制
    B. 形象化表明激动起源于何处及如何传导
    C. 心律失常的正确诊断是建立在梯形图的基础上
    D. 帮助理解复杂的心律失常
    E. 圆点表示起搏激动,竖线或斜线表示激动的传导过程

  • [单选题]关于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只留下很短的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B. 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延长并且>PP间距
    C. 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延长为主
    D. 有效不应期延长
    E. 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 [单选题]关于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多起源于左室间隔部
    B. 心电图表现为左束支阻滞图形伴电轴右偏
    C. 患者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
    D. 对维拉帕米敏感
    E. 可通过射频消融术治愈

  • [单选题]具有起搏脉冲分析功能的动态心电图记录器专用通道的采样率为
  • A. >400Hz
    B. >500Hz
    C. >600Hz
    D. >800Hz
    E. >1000Hz

  • [多选题]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病因为
  • A. 颅内病变
    B. 心动过缓
    C. 奎尼丁所致
    D. 先天性
    E. 电解质紊乱

  • [单选题]属于心律失常中冲动传导异常的是
  • A. 窦性心动过速
    B. 期前收缩
    C. 逸搏心律
    D. 房室传导阻滞
    E. 心房颤动

  • [单选题]脑血管意外(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心电图可表现为
  • A. QT间期延长
    B. 胸前导联宽大的直立T波
    C. 胸前导联宽而深的倒置T波
    D. 胸前导联U波显著
    E. 以上都是

  • [单选题]关于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临床应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同步观察12导联同一心动周期的波形
    B. 有利于心电图测量的标准化
    C. 使室内阻滞的诊断更加准确
    D. 对鉴别室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无帮助
    E. 可精确测量QT间期离散度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x9930v.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