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男性,25岁,动态心电图记录到白天清醒时的平均心率为85次/分,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678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恢复时间(recovery time)、供需矛盾(im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起搏器综合征(pacemaker syndrome)、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冠状动脉血流量、普通心电图(common electrocardiogram)、心电图记

  • [填空题]男性,25岁,动态心电图记录到白天清醒时的平均心率为85次/分,夜间睡眠时的平均心率为55次/分。

  • 夜间睡眠时,平均心率下降的机制是

  • 查看答案&解析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关于心电图运动试验病理生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正常冠状动脉有巨大的储备能力
    B. 在运动过程中,正常冠状动脉血流量可增加4~5倍
    C. 冠状动脉狭窄50%时,静息状态心电图即有缺血表现
    D.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到一定程度时可引起运动时心肌氧的供需矛盾
    E. 当心肌氧供和氧耗不平衡时,心电图可出现缺血改变

  • [单选题]患者男性,53岁,因反复晕厥多次而行食管电生理检查,测得窦房结恢复时间为4700ms,文氏点为160次/分。最适合该患者的起搏器类型是
  • A. AAI型起搏器
    B. VVI型起搏器
    C. VOO型起搏器
    D. VVT型起搏器
    E. 临时起搏器

  • [单选题]窦性PP间距逐渐缩短,继而出现一个长PP间距,最长PP间距<最短PP间距的2倍,应考虑
  • A. 窦性停搏
    B. 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C. 窦性心动过缓
    D.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E. 二度Ⅰ型窦房阻滞

  • [单选题]以下为洋地黄效应的心电图表现,但应除外
  • A. R波为主的导联上ST-T呈鱼钩样改变
    B. QT间期缩短
    C. P波振幅降低或出现切迹
    D. U波振幅轻度增高
    E. ST段抬高

  • [单选题]关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阻滞部位均位于希氏束以下的束支系统
    B. 是由于房室传导系统某一部分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C. 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不固定,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D. 如果逸搏心律的QRS波群增宽,阻滞部位大多发生在希氏束以下的部位
    E. 少数情况下可同时存在两个逸搏起搏点,引起逸搏心律不匀齐

  • [单选题]AAI起搏器在正常起搏的情况下,其心电图上表现为
  • A. 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
    B. 起搏信号后紧跟一个心房除极波
    C. 起搏信号后紧跟一个心室除极波
    D. QRS波群宽大畸形
    E. 起搏频率>150次/分

  • [单选题]动态心电图记录器根据信号存储介质分为
  • A. 磁带记录器、固态记录器、闪存记录器
    B. 模拟记录器和数字记录器
    C. 连续记录器和间歇记录器
    D. 磁带记录器和闪存记录器
    E. 实时记录和远程信号传输

  • [单选题]刺激迷走神经可以纠正下述哪种心律失常
  • A. 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
    B.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C.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D. 心房扑动
    E. 心房颤动

  • [单选题]以下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共有特征,但应除外
  • A. 心动过速可被程序刺激诱发或终止
    B. 节律规整,心率常为150~250次/分
    C. QRS波群时限正常或伴有功能性束支阻滞
    D. RP′间期 E. 心动过速时可出现房室2:1传导

  •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kn0dyo.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