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继承性(inheritance)、可能性(possibility)、相互影响(interaction)、病死率(mortality)、历史性(historical)、现实性(reality)、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参数检验(parametric test)、不正当性行为
[多选题]人群分布
A. 森林脑炎见于春天
B. 吸毒、不正当性行为可致艾滋病
C. 城市肝癌死亡率和发病率高于农村
D. 流行性乙型脑炎多有隐性流行
E. 霍乱可发生大流行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多选题]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性,指的是文化的
A. 历史性
B. 现实性(reality)
C. 渗透性
D. 继承性
E. 社会性
[多选题]用以衡量疾病对人生命威胁的严重程度
A. 引入率
B. 续发率
C. 死亡率
D. 病死率
E. 发病率
[多选题]食物冷藏冷冻温度为0℃时,细菌的灭活率为
食物冷藏冷冻温度为0℃时,细菌的灭活率为
A. 26%
B. 27%
C. 35%
D. 93%SXB
E. 26%
[单选题]采血的时间、取血部位分别为
A. 生后24小时、头皮
B. 生后48小时、足跟
C. 生后48小时、头皮
D. 生后72小时、足跟
E. 生后72小时、头皮
[单选题]关于非参数秩和检验,以下错误的一项是
A. 不是对总体参数的检验
B. 若数据的一端或两端有不确定数据,也能使用秩和检验
C. 若样本量足够大,采用u检验,则秩和检验就转化为参数检验(parametric test)
D. 若是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样本量必须大于5
E. 若是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若有相同秩次,出现,对计算秩和没有影响
[单选题]某病5例患者的潜伏期分别为6天、8天、5天、ll天、>15天,则平均潜伏期为
A. 5天B. 8天SXB某病5例患者的潜伏期分别为6天、8天、5天、ll天、>15天,则平均潜伏期为
B. 5天
C. 8天
D. 9天
E. 10天
F. 11天
[多选题]
B. 化学物在一定接触条件下,对人体造成损害可能性的定量估计
C. 化学物在规定的使用方式和用量条件下,对人体健康不产生任何损害
D. 通过动物试验和对人群的观察,阐明某种外来化学物的毒性及其潜在危害
E.以定量的概念,在人类接触环境有害因素后,对健康潜在损害的程度进行估测和鉴定
毒性
危险度
完全性
危险度评定
安全性评价
正确答案:A,B,C,D,E(答案:A. 毒性是指外源性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者进入人体后,能引起损害的相对能力。(答案:B. 危险度是外源化学物在特定的接触条件下,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可能性的定量估计。(答案:C. 安全性是机体在建议接触剂量和接触方式的情况下,不引起损害作用的“实际可靠性”。(答案:D. 危险度评价是对外源化学物在实际接触情况下可能对人群健康造成损害的程度作出估计。(答案:E. 安全性评价是利用规定的毒理学程序和方法评价化学物对机体产生有害效应,并外推至通常条件下对人体和人群的健康是否安全。
A. 外来化合物自身具有的能导致机体损伤的能力B. 化学物在一定接触条件下,对人体造成损害可能性的定量估计
B. 化学物在规定的使用方式和用量条件下,对人体健康不产生任何损害
C. 通过动物试验和对人群的观察,阐明某种外来化学物的毒性及其潜在危害
D. 以定量的概念,在人类接触环境有害因素后,对健康潜在损害的程度进行估测和鉴定
E. 毒性
F. 危险度
G. 完全性
H. 危险度评定
I. 安全性评价
[单选题]有关免疫突触,错误的是
A. 位于APC和T的细胞接触面
B. 有多种跨膜分子聚集
C. 促进T细胞的信号转导
D. 是TCR的辅助受体
E. 增强TCR与MHC -肽复合物的亲和力
[多选题]促甲状腺素分泌
A. 以体液调节为主
B. 以神经调节为主
C. 以代谢物反馈调节为主
D. 受靶腺激素与下丘脑调节肽双重调控
E. 以上都不对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gx5e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