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注释】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泼尼松(prednison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cute granulocytic leukemia)、巨核细胞(megakaryocyte)、升结肠(ascending colon)、横结肠(transverse colon)、同时发生(simultaneity)、粒细胞系(granulocytic series)、-羟色胺
[多选题]患者女,41岁。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史25年,常规复查。患病初5年,曾进行了几个疗程的泼尼松及柳氮磺吡啶治疗,但近20年内未用药而一直处于临床缓解状态。每天排便2次。结肠镜检查,轻微活动性全结肠炎。升结肠见3枚有蒂小息肉,电凝切除。息肉病理结果为肠黏膜部分有或无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随机活检标本升结肠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其他部位未发现病变。以下对患者的建议,不正确的是
A. 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
B. 连续3个月重复监测结肠镜并活检
C. 口服5-氨基水杨酸1.6g,3次/d,叶酸1mg/d
D. 现在重复结肠镜检查并对升结肠行氩气电凝治疗
E. 右半结肠切除,回肠横结肠(transverse colon)吻合
查看答案&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地榆与白茅根均能凉血止血,地榆又能( )
A. 解毒敛疮
B. 活血止痛
C. 清热利尿
D. 化瘀止血
E. 祛痰止咳
[单选题]对于肝硬化引起的顽固性腹水,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 )
A. 肝移植
B. 腹腔穿刺抽水
C. 腹腔置管引流
D. 肝内门体分流术
E. 腹腔-颈静脉转流术
[单选题]烧伤后引起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发病机制是
A. 黏膜缺血、缺氧
B. 胃酸分泌增多
C. 黏膜防御作用减退
D. 肥大细胞释放5-羟色胺及组胺
E. 局部前列腺素增加
[单选题]临床上胃溃疡好发于胃窦和胃体黏膜交界处、小弯胃角附近的胃窦一侧的可能原因下列错误的是
A. 溃疡易发生在小弯侧的机制较明确,而交界处机制不清
B. 交界处胃窦黏膜较脆弱
C. 交界处直接溶于相邻胃体腺分泌的胃酸中
D. 小弯侧部位黏膜下层的血管网相对欠丰富
E. 小弯侧部位斜肌特别发达,收缩时易导致血管闭塞引起黏膜缺血性损伤
[单选题]不符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特点的是
A. 骨髓中粒细胞系(granulocytic series)增生,以原始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为主
B. 嗜碱性粒细胞增高
C. 90%以上的病例可出现ph染色体
D. 巨核细胞早期增多
E. 大多数病例最终发展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单选题]某些疾病的发生与性别有关,多发于女性的疾病是
A. 胃癌
B. 食管癌
C. 系统性红斑狼疮
D. 血友病
E. 肝癌
[单选题]坏死后肝硬化的特点是
A. 结节大小不等,纤维间隔厚薄不均
B. 结节大小相仿
C. 肝脏呈深绿色
D. 纤维组织沿门静脉分支大量增生
E. 纤维间隔薄而均匀
[单选题]细菌性痢疾传播途径是
A. 消化道传播
B. 呼吸道传播
C. 经血液传播
D. 性传播
E. 内源性感染
本文链接:https://www.zhukaozhuanjia.com/download/5zqlnq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