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岁。神志不宁,并见五心烦热,发热汗不出者
太阳病下之后,湿热内蕴肠间;或暴食后急迫奔走或腹部用力过度,基本病机为肠腑气蕴,疼痛呈持续性,每次留针30~60分钟,下之后,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
- 根据胆经腧穴排列顺序,自头临泣至脑空排序正确的是( )侧伏坐位适宜取哪个部位的腧穴三焦辨证的创立者是最早归纳并系统论述“八法”的是头临泣、正营、承灵、目窗、脑空
头临泣、承灵、目窗、正营、脑空
头临泣、目窗
- 叩诊音的排序是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在手背,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在手指,第2掌指关节桡侧远端赤白肉际处
在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鼓音-过清
- 虚热肺痿为上焦有热所致,错误的是产于山东的道地药材是干咳无痰
干咳少痰
黄稠痰
稠痰白沫#
清稀白痰温中祛寒,祛散寒湿
补中益气,消积导滞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可保护医护人员免受感染
可防止患
- 下列哪项不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原则下列各项,不属于汗法范畴的是主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的方剂是下列一条不应列为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面对现实,适应环境
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结交知已,与人为善
严格要求,永不满
- 据《灵枢·百病始生》篇中“三部之气,所伤异类”的观点,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之后"的穴位是根据骨度分寸法,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为( )可治疗乳少,热病,咽喉肿痛的穴位是上部
下部
五脏#
经脉
络脉人迎#
水突
气
- 温病见发热,干咳气喘,舌边尖红,脉数,解毒
利水渗湿,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应用:
1.水肿。
2.痰饮。
3.脾虚泄泻。
4.心悸,除痹,脚气。
2.脾虚泄泻。尤宜治
- 宁嗽止血
健脾益气,虚劳肺症。治宜益气滋阴,助炙甘草益气化阳补阳。阿胶、生地养血,使炙甘草益气能化阴补阴。清酒温通气血,通达经气,兼制滋药补而不腻。
炙甘草汤与生脉散均有补肺气、养肺阴之功,可治疗肺气阴两虚
- 患者恶寒发热,干咳,还有触诊腹部深部包快最合适的方法是湿淫
暑淫
寒淫#
风淫
燥淫伤暑证
温燥证#
凉燥证
内燥证
阴虚证黄连、黄柏
栀子、连翘
黄连、黄芩#
柴胡、枳壳
黄芩、黄柏浅部触诊法
深部滑行触诊法#
双手触
- 其用法是崩漏的发生主要与哪些经脉有关易阻遏气机
多损伤阳气
只能从寒化#
病程黏滞缠绵
病性重浊趋下大腹皮
苦楝皮
槟榔#
麦芽
川楝子先煎
后下
另煎
烊化
包煎#肝经、肾经
肝经、脾经
任脉、带脉
任脉、冲脉#
任脉
- 潮热最基本的特征是经常自觉心跳、心慌、悸动不安,甚至不能自主属于临床中大量蛋白尿是指尿中排出蛋白超过下列哪项不是灸法的作用低热
五心烦热
身热不扬
按时发热或定时热甚#
骨蒸劳热肺胀
胸痹
心悸#
胁胀
胸闷
- 桑螵蛸与海螵蛸共同的功效是善于治疗实热积滞,大便燥结难下的药物是不伤害原则的具体要求是用于肝气郁滞或肝胃不和所致的胁肋作痛兼见热象者,最宜选用的药物是固表止汗
固精止遗#
益脾止泻
敛肺止咳
止血止带通草
巴
- 疮疡溃久难敛,皮面色淡,治疗宜首选的药物是香附#
木香
佛手
青皮
香橼去大枣、生姜,疏肝解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或腹中痛,身有微热,小柴胡汤主之。手指同身寸定位法:以患者本人手指为尺寸来量取腧穴定位方法。可分
- 肺俞穴的针刺深度应把握在治疗饮热迫肺证的主方是“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治用甲型肝炎病毒具有哪些特点斜刺0.3~0.5寸
斜刺0.5~0.8寸#
直刺0.5~0.8寸
斜刺0.3~0.8寸
直刺0.3~0.8寸越婢加术汤
麻黄加术汤
越婢加
- 正常成人网织红细胞百分数是三焦辨证的创立者是为西方医学道德奠基的代表作是痰热阻肺,腑有热结证,治宜0.5%~1.2%
1.0%~1.5%
0.5%~1.0%
0.5%~1.5%#
0.5%~2.0%叶天士
吴鞠通#
张仲景
孙思邈
钱乙《日内瓦宣言》
- 善消肉食积滞,又可活血化瘀的药物是“君药分量最多”的正确理解是患者,脓水清稀,皮面色淡,舌淡脉细弱,治疗宜首选的药物是任、督脉腧穴主治病证相同的是( )谷芽
神曲
山楂#
莱菔子
麦芽君药药量在全方药物总量中所占
- 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神疲,脉虚,为太阳中喝,津气两伤,治用妇人肾气虚弱,膀胱气化不行而致脐下急痛,小便不通,此证称下列关于五脏与五液的关系中,不正确的描述是足太阴脾的病变
足少阴肾的病变#
手厥阴心包的病变
足厥
- 患者,疮疡溃久难敛,脓水清稀,气短乏力,舌淡脉细弱,治疗宜首选的药物是既能涌吐痰涎,又能截疟的药物是以下除哪项外,均是攻下药的适应证首先提出捻转、提插等单式补泻手法的著作是( )吉林的人参
江苏的薄荷
内蒙古的
- 女,小腹胀痛,拒按,血块下后痛即缓解,青海的大黄,内蒙的黄芪,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云南的三七、茯苓,山东的阿胶,江苏的薄荷
- 右寸脉可候夹持进针法
舒张进针法#
爪切进针法
单手进针法
提捏进针法枸杞子
龟板胶#
鹿角胶
山茱萸
菟丝子寒湿内盛,清阳不升
脾阳亏损,饮食积滞
脾虚气陷,中指也随之屈曲,此时拇、食、中指可随意配合,右手持针,将针
- 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某病人,因医生开药少而且便宜,所以对医生有意见,以下哪一点是不当的气虚之人外感风寒湿,宜选用芳香药多具有阳虚则寒
重阴必阳#
寒者热之
阴损及阳
阴盛则阳病对症下药
合理配伍
节约
- 以下腧穴中主治肘臂挛痛,臂麻手颤,头项痛,瘰疬的是以下哪项属于甲类传染病最早记载"九针"的著作是( )四气是如何总结出来的通里
少海#
少府
灵道
阴郄艾滋病
霍乱#
蛔虫病
血吸虫病
流行性感冒《黄帝内经》#
《难经
- 百会穴位于头正中线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位于大陵穴直上2寸的穴位是患者,女,23岁。痛经9年,经行不畅,小腹胀痛,拒按,脉沉涩。治疗应首选( )前发际直上7寸
前发际直上6寸
后发际直上6寸
后发际直上7寸#
头顶旋毛
- 治疗噤口痢,宁神益志。2013
应用:
1.痰蒙清窍,脘腹痞满,去腐。
应用:痈疽溃后,脓出不畅,而多配煅石膏外用。用时,研极细粉末,干掺和调敷,时间<0.04s ;V1、V2导联不可能出现Q波。
ST段:下移<0.05mV,
- 任、督脉腧穴主治病证相同的是( )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清热利尿,清肺胃热的药物是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属于何种腧穴定位法除了治疗泌尿系疾病外,中极穴还常用于治疗热病
头面病
背腰病
脏腑病#
咽喉病大蓟
小蓟
白茅
- 还包括元气大亏,阳气暴脱,郁而化热,电针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留针30~60分钟,咽干,为肺热证;高热汗出,余穴用毫针刺,刮至皮肤红紫色为度。附 子 散寒止痛。回阳救逆
- 关于风温发病,助阳益精#
补肺气,助肾阳,养心脾
补肺气,和脾胃
助肾阳,定喘嗽,滋肝阴青木香
沉香
川楝子
檀香
乌药#承浆
天突
膻中
神阙
廉泉#乌 药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疝腹痛
廉泉
定位 微仰头,在喉结上方,当舌骨体
- 风温病名首见于枳实导滞丸与木香槟榔丸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治宜车前子、旋覆花入汤剂宜《内经》
《伤寒论》#
《时病论》
《温病条辨》
《温疫论》大黄、黄连#
黄芩、黄柏
泽泻、茯苓
- 女,30岁。神志不宁,并见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其病机是治疗阴虚血热、冲任不固的崩漏,胸背痛,短气,治宜风池
肾俞
风市
天宗
关元#心气不足
心血不足
心阴不足#
心血瘀阻
心神不足天冬
麦冬
玉竹
龟甲#
枸杞子栝蒌薤
- 针灸治疗麦粒肿,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积热与外风相搏,气血瘀阻,疼痛和触痛,破溃后脓自流出。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疏风清热,解毒散结。以局部穴及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太阳 鱼腰 风池
配穴 脾胃蕴热加承泣、
- 温补脾肾
温补脾肾,固肠止泻#
温中涩肠,益气固脱
健脾益气,气郁血滞湿阻的妊娠腹痛证#
血虚热郁,食不消化,腹痛喜温,脉沉迟无力。 当归芍药散中,川芎行血中之气,因此其治疗的应当是肝脾失调,气郁血滞湿阻的妊娠腹痛证
- 具有消食健胃、涩精止遗功效的药物是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治宜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功用的方剂是《黄帝内经》记载的经穴数是( )银柴胡
麦芽
乌梅
莱菔子
鸡内金#栝蒌薤白半夏汤
薏苡附子散
乌头赤石脂丸#
- 脉数,其治疗宜用小儿遗尿,治疗选穴主要选取( )热病
头面病
背腰病
脏腑病#
咽喉病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
期门、日月、肝俞、行间
肝俞、膈俞、合谷、太冲
期门、章门、内关、太冲
大包、期门、支沟、蠡沟益
- 《中医药条例》的制定目的是患者,女,舌红苔黄,传承中医药精神
弘扬传统文化,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保护人体健康#
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传统文化,保护人民身心健康
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
- 柔痉的治疗选方为对于里证的表现,下列哪项认识最准确麻子仁丸主治脾约证的病机是中度发热的口腔温度是调胃承气汤
葛根汤
防己黄芪汤
止痉散
栝蒌桂枝汤#恶寒、发热
壮热、口渴
腹痛、腹泻
心悸、气喘
无代表症状#血
- 大黄的使用注意,凉血解毒,目赤咽肿。 3.热毒疮疡,或用开水泡服。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本品峻烈,不宜妄用;脾胃虚弱者慎用;妇女怀孕、月经期、哺乳期应忌用。荆芥
药性辛,无论风寒、风热或寒热不明显者,均
- 外用内服均能收敛止血的药物是髓海位于( )留罐法的留置时间是空痛属于白矾#
雄黄
降香
蜂房
硫黄颈部
胸部
头部#
背部
腹部3~5分钟
5~10分钟
5~15分钟#
10~15分钟
10~20分钟气血精髓亏虚#
气血运行不畅
脾胃
- 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而且能治疗其远隔部位脏腑组织器官病症,治宜侧伏坐位适宜取哪个部位的腧穴任脉与督脉、冲脉的交会穴是( )特殊作用
近治作用
远治作用#
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
相对的特异性羚角钩藤汤加水牛角、元参
- 关于主诉,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下列何方需用“清浆水”煎煮?阳偏胜所表现的证候是"脾之大络"是下列哪个穴位是患者本次就诊想要解决的所有问题
是患者本次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是医生判断病情轻重的主要
- 是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
病原体侵入人体的一种方式
人对病原体缺乏抵抗力而发病
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以诃子固守敛气,助白术扶助正气,行气止痛。
方中苏合香、冰片、麝香、安息香、青木香、香附、白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