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邪不可干",不属四逆散主治证的是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目眩
咳逆倚息,其形如肿#
咳唾引痛,故胸胁支撑胀满,清阳不升,或伴有小便不利。
辨证:脾阳不足,健脾利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火制:可分为炒、炙、烫、煅、煨、
- 所见发热症的机理是理中丸的君药是原穴
井穴#
荥穴
郄穴
经穴小腿内侧前缘#
小腿内侧中间
小腿内侧后缘
小腿外侧前缘
小腿外侧后缘寒实内结,郁而化热
寒邪束表,失眠;③咯血、咽喉肿痛、喉痹等肺系病证;④大便难,在离
- 下列各项中,骨节不利
脾肾两虚,痰浊阻络
肝肾阴虚,筋脉失养
肝肾不足,失于温煦偏瘫步态
剪刀步态
醉酒步态
慌张步态#
蹒跚步态栝蒌桂枝汤为治柔痉主方。柔痉为风寒邪气阻滞经脉,营卫运行不利,提示内在津液不足,不能
- 络穴共有( )正常人背部第1、2胸椎附近可听及的呼吸音是痉病的主脉是下列哪项是实证的临床表现12个
15个#
16个
18个
20个粗糙性呼吸音
齿轮状呼吸音
支气管呼吸音#
肺泡呼吸音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浮紧脉
紧而弦脉#
沉
- 人参入汤剂的用法是十二经脉中,在四肢末端相衔接的是( )医德修养的意义直接体现的是何谓大量咯血先煎
后下
包煎
另煎#
泡服同名阳经
相互表里的阴阳经#
同名阴经
相互衔接的阴经
相互衔接的阳经医德修养为有效保护
- 除痰截疟#
芳香化湿,健脾和胃
化湿行气,温脾止泻
燥湿健脾,穿过肘关节部,进入锁骨上窝(缺盆),上行出于锁骨上窝(缺盆),自此弯屈向下到面颊部再至眼眶下部。
手少阳三焦经又一分支是从耳廓后面进入耳中,再出走于耳
- 发有定时的是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是下列有关中药道地产地的说法错误的是疟疾#
少阳病
阳明病
伤寒
湿温膝眼可以治疗脚气
十宣可以治疗癫痫
太阳可以治疗头痛
四神聪可以治疗健忘
夹脊
- 其主要原因是个体的风温
春温
暑温
伏暑#
秋燥白术
诃子
犀角
朱砂
甘草#阳生阴长
阳杀阴藏
阴静阳躁#
阳化气,行气止痛。
方中苏合香、冰片、麝香、安息香、青木香、香附、白檀香、丁香、沉香、荜茇,行气解郁化浊,散
- “身之本”是指以下不是用炒法制成的是《素问·生气通天论》,少火会( )触按疮疡局部,肿处烙手而压痛者,病属心
气
脾
肾
精#大黄炭
地榆炭
荆芥炭
血余炭#
焦白术食气
生气#
阳气虚
阴气虚
津液伤实寒证
实热证#
虚寒
- 最早记载"九针"的著作是( )治疗噤口痢,虚实皆可选用的药物是善泻胸胁之水的药物是治外有风寒表证内兼湿阻中焦证宜选《黄帝内经》#
《难经》
《针灸甲乙经》
《针经指南》
《针灸大成》白头翁
鸦胆子
秦皮
石菖蒲#
- 失神的病人突然神志清醒、语言不休者属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功效的药物是关于血尿下列哪项是错误的《黄帝内经》记载的经穴数是( )神志异常
无神
假神#
有神
神气不足土鳖虫
莪术
三棱
红花
血竭#红细
- 30岁。神志不宁,盗汗,舌红,脉细数。其病机是一因车祸受重伤的男子被送去医院急救,因没带押金,已错过了抢救最佳时机,无汗,腹痛吐泻,舌苔白腻,脉浮。心阴不足
- 组成药物为细生地、玄参、麦冬的方剂是空痛属于应激的概念可理解为黄芪与茯苓配伍,茯苓能增强黄芪的补气利水作用,这种配伍关系是生化汤
益胃汤
地黄饮子
增液汤#
麦门冬汤气血精髓亏虚#
气血运行不畅
脾胃湿热
肝阳
- 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应主选的经穴是下列各项中,除哪项外均属八正散的组成药物以下哪种障碍不属于性心理障碍辛甘温热,治疗下元虚冷之要药是足太阴经穴
足少阴经穴
相应的背俞穴#
足阳明经穴
足厥阴经穴大黄、炙甘
- 潮热最基本的特征是既能够治疗目赤翳障,又能够治疗皮肤湿疮的药物为针刺下列腧穴时,哪个穴位不适宜取俯卧位下列各组腧穴中,均在督脉与阳维脉交会处的腧穴是( )低热
五心烦热
身热不扬
按时发热或定时热甚#
骨蒸劳
- 风温的发生是因为目赤肿痛之外感风热者,宜配用外感表证#
疟疾
阴虚证
阳虚证
寒湿证肘臂挛痛
心痛,呕吐
遗尿,遗精#
热病,中暑外感风温时毒
温风过暖,感其气者
春月受风,其气已温#
感受春季温热病邪
感受风邪鱼腰、球
- 即“井、荥、输、经、合”穴,简称五输。
五输穴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灵枢.九针十二原 》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行为经,为经气开始流动;输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我生者为子”的原则,实证用子
- 寒性收引,凝滞筋脉,侵淫面部,运行不畅;外伤或情志不调,或久病成瘀,使气血瘀滞。上述因素皆可导致面部经络气血痹阻,间歇期无症状,伴面部潮红、流泪、流涎、流涕等,主要属足太阳、手少阳经病证,为三叉神经第1支即眼支
- 表情淡漠,神识痴呆,最宜诊断为风邪多挟寒挟热,反映了六淫的哪一种致病特点据《素问·生气通天论》,若病人口渴,加重人参,加麦冬
去半夏、黄芩,加栝楼根
去半夏,加五味子、栝楼实
去半夏,加五味子、栝楼根
- 聚病的临床特点是( )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识痴呆,举止失常,舌苔白腻,最宜诊断为既能够治疗热毒疮疡,又能够治疗风热外感的药物是十二经脉中,寒。归肺、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应用
1.痈肿
- 关于青少年期的一般心理特点天麻钩藤饮的组成药物中含有既能用于风湿痹证,达到一生的高峰,是家长关注的焦点问题;②情绪、情感问题;③恋爱与性的问题。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后下)、石决明、栀子、黄芩、川牛膝、
- 培养儿童自制力的关键时期是《灵枢·本神》提出"心气虚",见到的是吴茱萸汤证的主要头痛部位在中度发热的口腔温度是2~3岁#
5~7岁
学龄前期
学龄中期
学龄后期恐
怒
惊
悲#
笑前额
巅顶#
枕部
头侧
整个头部37~37.2℃
- 下列关于五脏外合五体的叙述,错误的是热盛动风兼见壮热、汗多、渴欲冷饮者,治宜何谓大量咯血羚角钩藤汤与天麻钩藤饮二方均具有的功用是心合脉
肝合爪#
脾合肉
肺合皮
肾合骨羚角钩藤汤加水牛角、元参
羚角钩藤汤加石
- 蛤蚧的功效是不与足少阳胆经相联系的器官或部位是( )以下哪种障碍不属于性心理障碍医学伦理原则不含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
补肺气,助肾阳,养心脾
补肺气,定喘嗽,和脾胃
助肾阳,定喘嗽,补脾气
补肺气,助肾阳
- 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下列各项,普济消毒饮属于清热剂,心神失养所致。治宜滋补心阴,以治虚热,以天冬、麦冬清心养阴,以助生地黄养心阴;阴虚血热,以玄参凉血,助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并载药上归于心,养血安神
- 女,盗汗,不正确的描述是下列各组足少阳胆经腧穴,益气解表。
主治 气虚,肢体酸痛,柴胡。佐以桔梗,前胡,茯苓。生姜、薄荷为引以助解表之力;甘草调和药性兼以益气和中,渗湿止泻,水肿。
2.泄泻。
3.目赤肿
- 下列各项中,中指尖下的穴位是《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是什么时间公布执行的“大病差后,如《四总穴歌》所载“肚腹三里留,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就是循经取穴的具体体现。应激是个体觉察环境刺激对生理、心理及社
- 正确的是( )柴胡证往来寒热,邪高痛下
邪气与正气相搏于胁下
正邪分争于表里之间#
邪气与正气相搏于腠理葛根汤
桂枝加人参汤
五苓散#
黄芩散
葛根黄芩连汤酸
苦
甘#
辛
咸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
六味地黄丸的组方
- 下列炮制方法的目的,又能温肾壮阳的药物是养生中的"养"不包括的是当人们遭遇了丧失打击之后可能有何反应用发酵制成的药是“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治用代赭石除具有平肝潜阳作用外,行气和胃
宜畅气机,保证质量,白虎加
- 舌红苔黄,少腹硬满,宜配用的腧穴是( )“胃气”的脉象,最突出特点是潮热最基本的特征是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1000mL
1500mL
2000mL
2500mL
3000mL#杀虫行气#
杀虫利水
行气利水
行气疏肝
行气健脾1/2
1/3
1/4#
1/5
1/6
- 用发酵制成的药是大豆黄卷
麦芽
西瓜霜
神曲#
阿胶
- 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挟口两旁,环绕嘴唇,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沿发际,沿乳中线(前正中线旁开四寸)下行,至膝膑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
- 肺俞穴的针刺深度应把握在斜刺0.3~0.5寸
斜刺0.5~0.8寸#
直刺0.5~0.8寸
斜刺0.3~0.8寸
直刺0.3~0.8寸肺俞 肺之背俞穴
定位 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①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疾;②骨蒸潮热、盗汗等阴虚病
- 用于治疗顽癣的三棱针针刺方法是透刺法
点刺法
散刺法#
刺络法
挑刺法三棱针散刺法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
- 六味地黄丸和大补阴丸两方组成中均不含有的药物是炙龟板、熟地黄
泽泻、茯苓
生地黄、怀牛膝#
知母、黄柏
牡丹皮、山茱萸六味地黄丸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及其与大补阴丸的鉴别应用
本方所治之证乃(肝)肾阴虚,虚热
- 草果的功效是温中燥湿,除痰截疟#
芳香化湿,和中止呕
芳香化湿,健脾和胃
化湿行气,温脾止泻
燥湿健脾,温胃止呕
- 正常成人白细胞计数中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是1%~5%
3%~8%
10%~20%
20%~40%#
50%~70%
- 起于无名指末端的经是心经
三焦经#
心包经
肺经
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经脉循行:
手少阳三焦经起始于无名指末端(关冲),再向上行于前臂外侧尺桡骨(臂外两骨)之间,沿上臂外侧上行至肩关节
部,与足少阳胆经交叉走其
- 临床不常见的阴虚证是心阴虚证#
肾阴虚证
肝阴虚证
胃阴虚证
肺阴虚证
- 以下不属于足太阴脾经穴位的是血海
冲门
大横
太白
解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