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素问·评热病论》,风厥的治疗应"表里刺之",其中"里"是指五脏
阴分
少阴#
厥阴
太阴
- 中等艾炷的大小是( )如麦粒大
如枣大
如粟粒大
如半截橄榄大
如半截枣核大#
- 具有消痰行水、降气止呕功效的药物是吴茱萸
代赭石
白前
旋覆花#
- 关于脉象与疮疡变化的关系,哪项是错误的:溃疡脉浮,气从外泄,正虚而邪未去
溃疡脉迟,邪盛病进,其毒难化#
溃疡脉沉,遗毒在内
肿疡脉数,为有热或酿脓
溃疡脉滑而大,为热邪未退,或痰多气虚
- 牡蛎泽泻散证的病机是病后脾阳虚弱,运化失职,水气内停
病后肾阳虚衰,寒水泛滥
病后心阳不足,水湿内聚
病后气化不利,湿热壅滞,水气不行#
病后余邪未尽,邪与水结于胸隔脘腹
- 火麻仁的功效是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
润肠通便#
利水消肿
泻水逐饮
- 防风在痛泻要方中的主要用意是疏风散寒
散肝舒脾#
疏风利肠
祛风止痉
升发清阳
- 不适宜拔罐的部位有孕妇的腹部#
背部
下肢
孕妇的腰骶部#
上肢
- 木香的适应证是脾胃气滞证#
泻痢,里急后重#
湿热黄疸,胁痛#
肝郁月经不调
痰阻胸痹证
- 下列各项,不是济川煎证临床表现的是小便清长
大便秘结
腰膝酸软
头目眩晕
舌苔少津#
- 桔梗在天王补心丹中的功效为( )引药上行,使药力缓留于上#
引药上行,以助“培土生金”
宣开肺气,助腑气通降
宣畅肺气以止咳利咽
以上均不是
- 保和丸与健脾丸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木香 砂仁
山楂 神曲#
半夏 茯苓
陈皮 连翘
人参 白术
- 《汤液醪醴论》“五脏阳以竭”的含义是五脏阳气虚弱#
五脏阳气乏竭
五脏阳气阻遏
五脏阳气失调
以上均不是
- 诊断表实寒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恶寒
头身疼痛
自汗
鼻塞流涕
脉浮紧#
-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大黄的功效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
逐瘀通经
消肿散结#
- 具有泻下、软坚、清热功效的药物是生地
玄参
大黄
芒硝#
芦荟
- 四神丸的组成中有肉豆蔻、补骨脂#
肉豆蔻、赤石脂
五味子、赤石脂
肉豆蔻、山茱萸
五味子、山茱萸
- 脏燥的主要症候为( )数欠伸#
常默默
寒热往来
咽干不渴
喜悲伤欲哭#
- 患者,女,25岁,脾胃虚弱,过食生冷及辛辣刺激之物则胃肠不适,并时常腹痛,舌淡苔白,脉弦。首选服药时间是空腹服
饭后服#
睡前服
多次分服
腹痛时服
- 升药具有的功效是清热解毒
杀虫止痒
拔毒化腐#
敛疮生肌
消肿散结本品拔毒化腐,为外科要药,只供外用,常与煅石膏配伍使用,故应选C。
- 少阴寒化证的辨证要点是( )欲吐不吐#
心烦但欲寐#
自利而渴#
小便色白#
四肢厥逆
- 皮脂腺位于皮肤哪一层内:真皮#
皮下组织
表皮
基底层
棘层
- 根据脏腑辨证选穴原则,脱发应选择的耳穴为( )心
肝
脾
肺
肾#
- 可用阴阳互根互用来解释的是阳胜则阴病
阳病治阴
阴损及阳#
重阴必阳
阴虚则阳亢
- 主治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气血逆乱证的方剂是羚角钩藤汤
地黄饮子
大定风珠
天麻钩藤饮
镇肝熄风汤#镇肝熄风汤功用: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主治: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气血逆乱证。
- 服茵陈蒿汤后,病退征象,哪条是错的身黄渐退
腹满减轻
小便当利
尿如皂角汁状
身溅然汗出而解#
- 下列何项不是六味地黄丸的药组丹皮
泽泻
枸杞#
淮山药
茯苓
- "余幼多疾病,长好医术,遭逢有道,遂蹑[亨衢]"(《外台秘要》序)中括号部分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比喻#
借代
举隅
委婉
避复
- 下列配伍中属于“十九畏”的药物是( )大戟与甘草
贝母与乌头
乌头与瓜蒌
官桂与赤石脂#
芍药与藜芦
- 治疗周围性面瘫,应选择的头穴线是( )顶颞前斜线
顶颞后斜线
顶旁2线
颞前线#
颞后线
- 除哪项外,均为知母的主治证热病烦渴
肺热咳嗽
阴虚燥咳
骨蒸潮热
胃热呕哕#
- 土茯苓用于梅毒、汞中毒所致肢体拘挛,取其什么功效解毒除湿#
通利关节#
清热泻火
舒筋活络
祛风湿
- 关于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之处,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不直属脏腑
无表里配合关系
没有专属的腧穴#
无固定的循环流注顺序
除带脉外,都是自下而上运行
- 理中丸与吴茱萸汤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干姜
人参#
大枣
吴茱萸
白术
- 关于列缺穴叙述不当的是可以应用于戒烟
以骨性标志法定位取穴比较准确
位于腕横纹上1.5寸
是肺经的原穴#
可治疗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列缺为肺经的络穴。肺经的原穴为太渊。
- 衄血将停可出现哪些脉症?( )尺脉浮
晕黄去#
目睛晕黄
目睛慧了#
脉数而有热
- 肾气丸、地黄饮子均含有泽泻、山药
吴茱萸、熟地
附子、肉桂
附子、山茱萸#
泽泻、茯苓
- 能纳气平喘的药物是核桃肉#
蛤蚧#
紫河车#
冬虫夏草#
磁石#
- 患者,女,39岁,寒热互结,心下痞,满而不痛,或呕吐,舌苔腻而微黄,宜首选竹茹
半夏#
贝母
白芥子
瓦楞子
- 令人悬心善饥,脓已成,肺壅特甚,形气俱实者
支饮不得息者
肺痈初期,肺壅特甚,合而成形,是谓津
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令无所避,是谓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