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儿,干结,腹胀满,诊断为蛔虫病。宜予使君子散加( )治疗。小儿指纹紫滞多见于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变脏腑在不属于"阴虚则内热"机理的是川楝子、郁金
大黄、玄明粉#
藿香、佩兰
胡连、山栀
枳实、厚朴虚热
虚汗
食滞
- 《素问·评热病论》中的"劳风"病;其形成的机理是不符合单纯性肾病的临床表现是先天性风疹患儿的排毒时间可长达患儿,3岁。有医生认为在变蒸期。变蒸的时期应在( )日内素体气虚,感受风邪
劳累汗出,感受风邪#
风犯太
- 小儿前囟的闭合时间是出生后的( )1岁婴儿的主要血红蛋白是患儿,小便短黄,尿道灼热疼痛,恶心呕吐,舌红苔腻,脉数有力。治疗应首选小儿泄泻常证中有哪些证型( )1~10个月
12~18个月#
14~20个月
12~24个月
10
- 竹叶石膏汤证可见到除下列哪项以外的脉证风痫的主症不包括风热时邪多从什么部位侵入下列哪一项不是秋燥的诊断要点发热
虚赢少气
气逆欲吐
脉洪大#
脉虚数面色时红时白#
两目上视或斜视
四肢抽动明显
颈项强直扭转
苔
- 患儿,5岁,皮肤出现瘀点瘀斑,色泽鲜红,尿色红赤,大便如柏油样,心烦,口渴,舌红,脉数有力。治疗应首选正常胎儿循环时血氧饱和度最高的部位在白虎加人参汤证的治法是( )疳肿胀的病机变化是(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 2岁,呕吐3~4次/天,入院前1天出现烦躁不安,神萎伴面色白,便呈黑色。血红蛋白60g/L,尿蛋白(++),红细胞>10个/HP,血钾增高,血尿素氮、肌酐增高。最可能的诊断是如雾
如泌
如沤
如渎#
如衡麻黄汤
杏苏散
小青龙汤
- 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病因不包括壮热,烦躁口渴,咽喉肿痛糜烂,肌肤丹痧紫赤密布,舌绛,干燥起刺,状如杨梅,脉细数。其治疗用方选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表现是治疗小儿夏季热暑伤肺胃型的首选方剂是∶热
毒
痰
风
惊
#清营
- 下述哪些不符合单纯性肾病小儿厌食的主要病理为患儿,神疲颧红,口舌溃疡,口干不渴,舌红,苔少。治疗应首选评价儿童体格生长,不规定“正常标准”而是用参照值范围,这是因为肾功能障碍#
血尿#
高血压#
大量蛋白尿
以上都不
- 对人工喂养儿选择最适合的乳类体型匀称度反映栝蒌薤白白酒汤证的病机是足月小样儿是指胎龄满37~42周,出生时体重小于鲜奶
羊奶
配方奶粉#
米粉
麦乳精体重与身高的比值
体重与身高两项指标间的关系#
坐高与身高的比值
-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大风苛毒",是指小儿呕吐的主要病机是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湿热下注型尿频之见症黄疸,湿重于热者治用厉害的毒邪
疫疠之气
六淫之气#
一切外来致病邪气
以上均不是积滞中阻
气机不畅
胃失和降#
脾
- 患儿女,疼痛拒食,烦躁,流口水,大便干。查体:口腔口舌面多处溃疡,周围红赤,口臭,脉滑数。此病例诊断应为脐湿、脐疮发生的原因是目部五脏分属中的水轮是指养阴清肺汤与百合固金汤两方均含有的药物是口疮(心火上炎)
口
- 从十二经脉分出的最大分支称之为水痘轻证的治法为患者感冒三天,突然出现心中悸动不安,治用的方药是反复呼吸道感染常见的证型有奇经八脉
经别#
络脉
皮部
经筋疏风清热#
清热解毒
利湿解毒#
清热凉血
清热凉营桂枝去
- 下列哪项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征下述何者为大承气汤服法小儿用药量相对较大的原因是:患儿,体温越高,皮肤灼热,少汗或无汗,口渴引饮,小便频数,苔薄黄,或可见瘀斑#
多呈对称性,得下余勿服
温顿服
温服一升,耗气伤阴
- 风温肺热发疹的病机是( )厥逆证可见于( )等渗性脱水应首先输川崎病临床证候有邪热深入营分
热壅肺经气分,宣降失常
肺经燥火伤络
热邪波及营络#
肺经气分热炽#乌梅丸证#
白虎汤证#
栀子豉汤证
茯苓甘草汤证#
- 下列疾病发热与出疹的关系正确的是( )患儿自汗或伴盗汗。患儿汗出以头部、肩背明显,神倦乏力,舌质较淡,精神不振,面部、眼睑及双足背轻度水肿,发热3~4天出疹,出疹时热更高#
幼儿急疹,发热3~4天出疹,热退疹出#
- 急性肾小球肾炎重症早期可出现下列哪些并发症( )不符合水痘皮疹特点的是有关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下面哪些说法是恰当的下列哪项是风寒咳嗽的主要舌象高血压脑病#
多脏器功能衰竭
急性肾衰竭#
急性喉炎
严重循环充血
-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时,眼部病变中哪种最具有诊断意义原文"发汗,病不解,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其原因是"伤寒、脉浮、自汗出,此误也。得之便厥,应取下列何种治法为好:提出"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的医家是巩膜炎
- 心胸中大寒痛,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治用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可以出现的症状是太阳病,十日已去,设胸满胁痛者,稍带酸臭
淡黄白色而质地较硬
金黄色呈糊状,稍带酸臭#
色暗绿或赤褐色
金黄色质硬
- 百日咳的临床特征是患儿肢体软弱,神情呆滞,四末不温,口开不合,唇白苔光。治疗首选方剂是夏季热病之初所伤脏腑是∶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最突出地表现于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无痰
阵发性咳嗽,咳声重浊,咽痛无痰
- 关于出生后血液循环的变化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少阴寒化证的辨证要点是( )患儿自汗,汗出遍身,不发热,精神疲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治疗的首选方剂是儿童类风湿病临床分为哪几型当左心房压力超过右心房时卵圆孔
- 伤寒的肠道并发症一般发生在病程对于患儿体质虚弱,肺部感染有干性啰音者,在揉上马时应配以下哪穴5岁女孩,血压90/60mmHg;尿蛋白(+++~++++),红细胞510个/HP,背部疼痛又牵引到心窝,峻逐阴邪。方中乌、附、椒、姜
- 多发性抽动症的基本病理改变是由逍遥散化裁为黑逍遥散属于肺炎喘嗽的变证有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期的病变脏腑为瘀血阻窍
痰瘀互阻
肝风内动
肝风痰火胶结成疾#
痰蒙清窍药味加减变化#
剂型更换变化
药量增减变化
药味
- 关于免疫接种的禁忌证,下列哪些是正确的《营卫生会》认为营卫之气一昼夜间在人体的循行周数为紫癜血热妄行证,突然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脉微者,为"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治宜牛奶过敏者慎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 新生儿期指的是:骶髂关节脱位手法治疗的原理是与内寒的病机关系最密切的是一般说来,第1~6天的出疹性传染病的出疹次序出生~14天
出生~28天#
出生~2个月
出生~6个月
出生~1岁纠正解剖位置#
改变有关的系统内能
- 口腔、手掌、足跖部疱疹,疹色红润,根盘红晕不著,舌质红,脉浮数,选方以( )小儿胎黄湿热郁蒸证治疗首选方剂是( )辛凉解表,健脾益气
扶正固表,温卫和营胆
胃
小肠
大肠
膀胱#清热泻脾散加减
清瘟败毒饮加减
甘
- 女性,3岁,患儿极度消瘦,大肉已脱,毛发干枯,腹凹如舟,不思饮食,口唇干燥,舌质淡,下列哪项是不妥的八珍汤#
人参养荣汤
人参健脾丸
参苓白术散
大补元煎10
12#
18
24
36心肝
心脾#
肝脾
心肾
脾肾真阴亏损用加减复脉汤
- 小儿发生烈性传染病的病邪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小儿语言发育三个阶段的顺序是水痘的发病机理为关于新生儿颅内出血下列哪项是错误的风热
风寒
湿热
燥邪
疫疠#发音、理解、表达#
理解、表达、发音
表达、理解、发音
听
- 脾肺气虚外,2岁。壮热不解,烦躁口渴,咽喉肿痛,皮疹密布,舌苔黄糙、舌红起刺,脉数有力。其证候是中医又称"发颐"#
2岁以下婴幼儿少见
感染本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病机为邪毒壅阻少阳经脉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玩耍过度
肝经湿
- 摩法多用于患儿,出生后5天。吸吮困难,牙关紧闭,而后出现阵发性强直性痉挛。出生时有脐部护理不当病史。诊断首先考虑下列娜些证候类型属于中焦证候( )治疗疫毒痢毒邪内闭的首选方剂是∶项背部
腰骶部
胸腹部#
头面
- 夏季热的病位在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若腹痛明显,可重用下列哪组药物以缓急止痛(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特点治疗小儿暑邪感冒,应首选心
肺#
肝
胃#
肾#黄芩、白茅根
大蓟、小蓟
地榆炭、槐花
秦艽、
- 妊娠早期多少周前的胚胎期,从受精卵至基本形成胎儿,最易受到各种病理因素的伤害,造成流产或先天性畸形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功效的药物是有关正常小儿骨化中心的发育下列哪项是不恰当的小儿风湿热,表现为舞蹈病时的
- 水痘的发病机理为硬肿症的发病原因除外下列有关小儿指纹的说法,哪些正确( )一个体重14公斤,身长90公分的小儿,其年龄大约是( )时行邪毒与风热相搏,发于肌肤
疫毒与血热相搏,发于肌肤
时行邪毒与内湿相搏,发于
- 《灵枢·百病始生》认为邪中人出现"洒淅喜惊",为邪传舍于温经汤证腹满的机理是鹅口疮好发于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惊风八候的是经脉#
络脉
冲脉
皮肤
腧穴湿阻气机
瘀阻气机#
脾虚不运
寒凝气滞
肝郁脾虚新生儿#
婴儿
学龄
- 孕母诉:第一胎孕7个月早产,抽风,经抢救无效死亡;现孕8个月,担心胎儿又会有生命危险。下列哪项措施对预防无效夏季热少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皆属于肾",避免窒息、产伤
胎儿娩出后保持安静,缺氧时吸氧
胎儿娩
- 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上下痛而不可触近,治用据《素问·五藏别论》内容,无实也”出自附子粳米汤
大建中汤#
理中汤
赤丸
大黄附子汤多实#
多虚
多寒
多热
多毒腹满不减,减不足言
伤寒呕多#
阳明病,面合色赤#
阳明
- 人体脂肪细胞增多的3个时期是据《素问·举痛论》,悲则气治疗小儿石淋肾阳亏虚型的首选方剂是麻疹的主要病变脏腑是胎儿中期、1岁、2岁后减速增加#
出生后3个月、1岁、11~13岁
出生前3个月、3岁、10~12岁
出生后3个月
- 《灵枢·天年》指出六十岁人的动态特点是男孩11岁,因发热20天,纳差、腹胀、便秘入院,确诊为伤寒,伤寒持续发热主要是天癸的产生主要取决于正治指的是好坐
好疾行
好徐行
好卧#
好走持续菌血症状态#
伤寒杆菌在淋巴结内
- 出生6天。脐带尚未脱落,脐部渗血,色淡红,精神不振,手足不温。其治法是湿温后期,余湿未尽证#
风温后期,肺胃阴伤证
春温后期,邪留阴分证
暑湿后期,肺胃气液两虚证
湿温后期,所以治法应取益气摄血。
- 患儿,5个月。多汗夜惊,烦躁不安,平肝潜阳
健脾益气,补肺固表#
补益肝肾,应使患儿保持侧卧位#
痫发后,使其正气得以恢复#轻微发热#
精神安宁#
烦躁口渴
皮疹密集
疹色淡红#以临床症状为主,体征发稀﹑枕秃等,如高热、惊
- 《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6岁。腹痛剧烈,以右上腹为主,恶心呕吐,并吐出蛔虫1条。其诊断为心肺
肺肾
肺脾
肺胃#
肺大肠每天1次,连续3天一疗程
每天1次,连续5天一疗程
每天1次,连续6天一疗程#
每天1次,连续7天一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