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列药物除哪项外均属于乌梅丸的组成干姜、细辛
黄柏、桂枝
黄连、当归
槟榔、附子#
人参、附子
- 下列各项,不属治疗风湿热痹的药组是黄柏、蚕沙
木通、防己
独活、威灵仙#
白鲜皮、薏苡仁
忍冬藤、络石藤
- 外感风寒表证兼气滞胸闷不舒者,首选的药物是防风
白芷
紫苏#
生姜
麻黄
- "贫贱之人多劳力""劳力者则中实而骨劲筋强"所反映的是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 《金匮要略》所论"肺胀"的病机是上焦虚寒,肺气郁闭
风热犯肺,肺气胀满
饮阻气逆,肺失肃降
痰浊阻肺,气道不利
外寒内饮,肺失宣肃#
- 下列属于相乘传变的是肺病及肾
肺病及心
肺病及肝#
肺病及脾
肺病及胃
- 太阳病提纲证的病机是外邪袭表,正气向外抗邪,卫气不能温分肉#
风邪袭表,肌腠疏松,卫外不固,营阴内弱
风寒袭表,营阴郁滞
寒邪束表,肌腠致密,卫阳闭遏,经输不利
以上都不是
- 牡蛎散的主治病证是风寒表虚之自汗证
阳明壮热之大汗证
阴虚火旺之盗汗证
体虚之自汗盗汗证#
肺卫气虚之自汗证
- 既能杀虫止痒,燥湿,又能温肾壮阳的药物是雄黄
白矾
地肤子
硫黄
蛇床子#
- 治疗流行性脑膜炎首选磺胺嘧啶#
链霉素
青霉素
庆大霉素
氯霉素
- 牡蛎散的主治病证是风寒表虚之自汗证
阳明壮热之大汗证
阴虚火旺之盗汗证
体虚之自汗盗汗证#
肺卫气虚之自汗证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原方中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比例是1:1
1:2#
1:3
1:4
1:5
- "代则气衰"之"代"是指脉来濡软
脉缓而有歇止#
脉细软而数
脉促急
脉细软
- "决渎之官"指的是脾
肺
肾
膀胱
三焦#
- 有关医院感染的叙述,错误的是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滥用抗菌药物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
有部分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消毒隔离缺陷有关
所有医院感染是可以预防的#
新生儿经产道获得的感染属医院感染
- 有明显出血倾向的肝炎是急性黄疸型肝炎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淤胆型肝炎
重型肝炎#
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时,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降低,且凝血因子生成减少,故重型肝炎有明显出血倾向。
- 定喘汤与苏子降气汤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苏子 甘草#
苏子 杏仁
厚朴 杏仁
半夏 黄芩
当归 甘草
- 患者,男,40岁。腰腿怕冷,阳痿、早泄,下肢阴疽,久溃不敛,舌淡苔白,脉沉迟。首选药物是干姜
肉桂#
细辛
吴茱萸
小茴香
- "不能久立,行则振掉"是哪一府将惫矣髓之府#
筋之府
肾之府
胸中之府
命门
-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会造成肝毒性
严重胃肠反应
二重感染#
造血系统毒性
肾毒性
- 酸枣仁汤中配伍川芎的主要用意是祛瘀血,止疼痛
行气滞,化瘀血
调肝血,疏肝气#
祛风邪,止头痛
祛风邪,止痹痛
- 生地、熟地同用的方剂是大定风珠
地黄饮子
百合固金汤#
六味地黄丸
清燥救肺汤
- 患者素体欠佳,常喜热饮,因不慎受凉,腹痛如绞,时腹内肠鸣有声,偶见突起包块似有头足,伴呕吐不能饮食,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舌淡苔白脉沉紧,治用大乌头煎
大建中汤#
乌头桂枝汤
人参汤
大黄附子汤
- 六一散的功用是疏风解暑
清暑益气
清解暑热
清心解暑
清暑利湿#
- 患者,女,45岁。不慎伤及胎儿,已成死胎,欲将死胎打下。首选药物是水蛭
大黄
麝香#
冰片
三棱
- 下列各项,不属于济川煎证临床表现的是腰膝酸软
大便秘结
小便清长
舌燥少津#
脉象沉迟
- 下列不属于《素问·五脏别论》奇恒之腑特性的是其气象地
地气所生
藏精气而不泻
满而不实
泻而不藏#《素问·五脏别论》是讨论脏腑分类的主要篇章,文中以天地阴阳藏泻作为标准,明确提出腑"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具有实
- 舌绛少苔或无苔者的主病是表热证
实热证
脏腑炽热
温病热入营血
久病阴虚火旺#
-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本证病机为外有表邪,水热互结
水热互结,郁热伤阴#
水血互结,气化不利
饮停于胃,湿伤于下
肾阳不足,下寒上燥
- 半夏泻心汤消除痞满的作用是泻上部邪热
泻热和胃
辛开苦降甘调#
调中补虚
健脾和胃降逆半夏泻心汤由半夏、干姜、黄连、黄芩、人参、甘草、大枣七味药组成。本证以呕吐为主症,故方以半夏为君,并以之为名,和胃降逆止呕
- 脉来有胃气的脉象特征是徐和从容#
有力柔和
节律一致
不浮不沉
不大不小
- 热病饮食禁忌为食麦
食谷
食肉#
食寒
食热
- 被称为阴阳之"征兆"的是寒与热
水与火#
明与暗
左与右
动与静
- 加减葳蕤汤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白薇 葱白#
生葱白 麦冬
细生地 薄荷
淡豆豉 金银花
生葳蕤 干地黄
- 既往史不包括以往健康状况
以往所患疾病
外伤史
预防接种史
烟酒嗜好#
- 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人参 麦冬
荷梗 黄连#
连翘 竹叶
知母 党参
天冬 西洋参
- 下列各项,不属乌梢蛇主治病证的是湿浊中阻,吐泻转筋#
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中风偏枯,半身不遂
麻风顽痹,皮肤瘙痒
破伤风症,角弓反张
- 下列不属于但头汗出的原因是头感风热,迫津外泄
风湿热邪交蒸
中焦湿热蕴结,湿郁热蒸
阴寒内盛,元气将脱#
进食辛辣、热汤、饮酒
- 属燥邪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开泄
收引
干涩#
重浊
善行
- 奇恒之腑的功能特点是地气之所生,泻而不藏
天气之所生,泻而不藏
地气之所生,藏而不泻#
天气之所生,藏而不泻
传化物而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