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抗凝血酶抗原和抗凝血酶活性同时测定较好,两者临床意义相似,但不一定平行

题目:下列哪项说法符合抗凝血酶抗原与活性检测分析的有关理论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不属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常用的一线抗体是
  • CD41


  • [单选题]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其疗效指标最早出现的是
  • 网织红细胞数上升


  • [单选题]成人失钾最重要的途径是
  • 经肾失钾

  • 解析:经肾失钾是成人失钾最重要的途径,常见于利尿药的长期连续使用或用量过多、某些肾脏疾病、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或应用过多及远曲小管中不易重吸收的阴离子增多等情况。此外,镁缺失或碱中毒时,也能导致肾排钾增多。

  • [单选题]细胞因子的化学本质是
  • 蛋白质

  • 解析:细胞因子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多肽。

  • [单选题]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在下列疾病的鉴别中叙述错误的是
  • 急淋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急粒时则明显升高

  • 解析: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成熟阶段的中性粒细胞,其他细胞均呈阴性反应。其临床意义主要有:①急性化脓性感染时NAP活性明显升高,病毒性感染时其活性在正常范围或略低。因此,NAP可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②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NAP活性明显降低,积分值常为0。类白血病反应的NAP活性极度增高,故可作为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鉴别的重要指标。③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NAP积分值减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NAP多增高;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一般正常或减低。故可作为急性白血病的鉴别方法之一。④再生障碍性贫血时NAP活性增高;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时活性减低,可作为两者的鉴别。⑤其他情况:如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时NAP升高;恶性组织细胞病时NAP活性降低。

  • [单选题]男性,25岁,发热,右颈部淋巴结肿大,活检为混合细胞型淋巴瘤,肝脏肋下3cm,脾大肋下5cm,骨髓涂片有10%的R-S细胞。该病临床分期为
  • ⅣB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心血管内科(正高) 计划生育(正高) 职业卫生(正高) 疼痛学(副高) 内科护理(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副高)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01) 肾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7) 妇幼保健主治医师(代码:364) 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7)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