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使君子

题目:下列哪味药不能驱绦虫

解析:使君子   功效:杀虫消积。   主治病证:   蛔虫病,蛲虫病。   小儿疳疾。既能驱虫,又能健脾消疳。   用法用量:小儿每岁1~1.5粒,一日总量不超过20粒,空腹服用,每日1次,连用3天。   使用注意:   本品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反应,故不宜超量服。   若与热茶同服,亦可引起呃逆、腹泻,故服药时忌饮茶。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中医药条例》的制定目的是
  • 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保护人体健康

  • 解析:《中医药条例》制定目的与适用范围   1.制定目的   为了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保护人体健康。

  • [单选题]关于青少年期的一般心理特点
  • 自我意识基本形成

  • 解析:青少年期   青少年心身发展快,达到一生的高峰,也是为中年打基础的时期。该期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包括:①学习问题,是家长关注的焦点问题;②情绪、情感问题;③恋爱与性的问题。

  • [单选题]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 夹脊不可以治疗下肢疼痛


  • [单选题]祛风湿药的主要功效是
  • 祛除风湿,解除痹痛

  • 解析:性能特点味多辛苦,性或温或凉。   功效能祛除留着于肌肉、经络、筋骨的风湿之邪,有的还兼有散寒、舒筋、通络、止痛、活血或补肝肾、强筋骨等作用。   适应证主要用于风湿痹证之肢体疼痛,关节不利、肿大,筋脉拘挛等症。部分药物还适用于腰膝酸软、下肢痿弱等。   使用注意辛温性燥的祛风湿药,易伤阴耗血,阴血亏虚者应慎用。 配伍应用 (1)依据邪气配伍:病邪在表,或疼痛偏于上部,风邪偏盛者,配祛风解表药;湿邪偏盛者,配健脾渗湿药;寒邪偏盛者,配温经散寒药;热邪偏盛或郁久化热者,配清热药。 (3)依据病机配伍:痹久入络,血凝气滞者,配活血通络药;病久气血不足,配益气养血或补益肝肾药;肝肾亏虚,腰痛脚弱,配补养肝肾药。

  • [单选题]从组成药物来看,小建中汤即桂枝汤
  • 倍芍药加饴糖

  • 解析:小建中汤:由桂枝汤倍芍药,重加饴糖而成,以饴糖为君,意在温中补脾,缓急止痛。

  • [单选题]用远部取穴法治疗脏腑疾病,首选的穴位是
  • 肘膝关节以下腧穴

  • 解析:远部取穴指选取距离病痛较远处部位的腧穴组成处方,广泛用于脏腑病、五官头身疾患。通常以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为主。包括本经取穴、异经取穴。

  • [单选题]隔蒜灸用于治疗
  • 肺痨

  • 解析: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O.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病证。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

  • [单选题]下列有关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 根据传染病的平均传染期来确定隔离期限

  • 解析:隔离的概念   将传染期内的传染病患者或病原携带者置于不能传染给他人的条件之下,暂时避免与周围人群接触,防止病原体扩散,便于管理和消毒,同时也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对于不明原因的突发传染病,有效的隔离措施对控制其播散往往起决定性作用。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环境卫生(正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正高) 输血技术(副高)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9) 辽宁初级中药士 住院医师规培(精神科) 住院医师规培(针灸科) 公卫执业医师 助产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