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题目:手阳明大肠经的缺盆部支脉循行是

解析:起于食指末端(商阳),沿着食指内(桡)侧向上,通过一、二掌骨之间(合谷),向上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膜与拇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沿前臂前方至肘部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走肩端,沿肩峰前缘,向上出于颈椎,"手足三阳经聚会处"大椎,再向下进入缺盆(锁骨上窝),联络肺脏,通过横膈,属于大肠。缺盆部支脉:上走颈部,通过面颊,进入下齿龈,回绕至上唇,交叉于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分布在鼻孔两侧(迎香),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女性,38岁。2年来血压持续升高至160/100mmHg,常感头痛,四肢无力,有时下肢软弱不能行走,实验室检查血钾2.6mmol/L,尿钾升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解析:D由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体内醛固酮含量升高,其保钠作用引起血压升高;排钾作用出现四肢乏力、下肢软弱及血压降低等低血钾表现。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阳黄和阴黄的鉴别要点
  • 有无恶心呕吐

  • 解析:阳黄为感受湿热之邪,黄色鲜明,发病急,病程短,常伴身热、口干苦、舌苔黄腻、脉象弦数。阴黄为感受寒湿之邪,黄色晦暗,病程长,病势缓,常伴纳少、乏力、舌淡、脉沉迟或细缓。阳黄和阴黄均可出现恶心呕吐。

  • [单选题]具有退虚热、解毒疗疮功效,治阴虚外感证的药物是( )
  • 白薇

  • 解析:白薇清热凉血。用于热病邪入营血、身热经久不退,肺热咳嗽,以及阴虚内热、产后虚热等症。胡黄连清热燥湿,退骨蒸。用于湿热下痢及痔疮;阴虚发热,潮热骨蒸,小儿疳热等症。

  • [单选题]具有润燥软坚、清热消肿功效的药物是( )
  • 芒硝

  • 解析:芒硝泻热通便。用于实热积滞、大便燥结。芒硝味咸苦而性大寒,功能润燥通便而泻实热,故对实热积滞、大便秘结之症。芒硝外用能清热消肿,如皮肤疮肿,或疮疹赤热、痒痛,可用本品溶于冷开水中涂抹。

  • [单选题]假神的表现提示( )
  • 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浮越

  • 解析:久病重病原已失神,突然转为“有神”,面目光彩,言语清亮不休,精神旺盛,思见亲人,两额泛红如妆,食欲旺盛。

  • [单选题]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疼痛的临床特征,错误的是( )
  • 关节间游走性疼痛

  • 解析: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表现:类风湿关节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80%发生于35~50岁。多以缓慢、隐匿方式发病。 1.关节表现 (1)晨僵:见于95%以上患者,经夜间休息后,晨起时受累关节出现较长时间的僵硬、胶黏着样感觉,一般持续1小时以上。 (2)疼痛:出现最早的表现。最常出现的部位为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其次是趾、膝、踝、肘、肩等关节。多呈对称性、持续性,但时轻时重。 (3)肿胀:呈对称性,以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膝关节最常受累。 (4)关节畸形:多见于较晚期患者,常见的有手指关节的尺侧偏斜、鹅颈样畸形、纽扣花畸形等。 (5)关节功能障碍:分为4级:Ⅰ级:能照常进行日常生活和工作。Ⅱ级:能生活自理,并参加一定工作,但活动受限。Ⅲ级:仅能生活自理,不能参加工作和其他活动。Ⅳ级:生活不能自理。 2.关节外表现 (1)类风湿结节较特异的皮肤表现,出现在15%~30%的患者,多出现在关节的隆突部位及皮肤的受压部位,如上肢的鹰嘴突、腕部及下肢的踝部出现皮下小结,大小不一、质硬、无压痛、对称性分布。常提示疾病处于活动阶段。 (2)类风湿血管炎重症患者可现出血性皮疹、指(趾)端坏疽、皮肤溃疡、巩膜炎等。 (3)肺约30%患者可表现为肺间质病变、胸膜炎及肺结节样改变。 (4)心脏可伴发心包炎、心肌炎和心内膜炎。超声心动图检查约30%患者有心包积液,但多无临床症状。 (5)神经系统神经受压是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病变的常见原因,最常受累的神经有正中神经、尺神经以及桡神经,表现复杂多样。 (6)其他可伴有贫血,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小板增多多见于活动期;口干、眼干等干燥综合征表现。

  • 推荐下载科目: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正高) 卫生管理(正高) 核医学技术(正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副高)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01) 职业卫生主治医师(代码:363)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检验科) 中医医师定期考核 中医临床三基(护士)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