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3段

题目:面神经管常分为几段:( )

解析: 面神经管起于内耳道底,止于茎乳孔。分三段:迷路段,鼓室段(又称水平段),乳突段(又称垂直段)。迷路段:起自内耳道底的面神经管区,向外于前庭与耳蜗之间到达面神经膝神经节。面神经第1个分支岩浅大神经由膝神经节前方分出,经颞骨岩部前面的面神经管裂孔出颞骨,沿岩浅大神经沟走行,经破裂孔出颅。鼓室段:起自面神经膝神经节,向后并微向下,经鼓室内壁的骨管,达前庭窗上方、外半规管下方,到达鼓室后壁锥隆起平面。因其基本呈水平方向行走,故又名面神经管水平段。面神经第2个分支镫骨肌神经由锥隆起后方分出,经锥隆起内的小管出颞骨,分布到镫骨肌。乳突段:起自面神经管锥隆起平面,垂直向下行走,止于茎乳孔,又名面神经管垂直段。在面神经出茎乳孔前约6mm发出第3个分支,即为鼓索,经过鼓索小管入鼓室。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对比度分辨率的概念正确的是
  • 能分辨最低密度差别的能力

  • 解析:对比度分辨率就是能分辨最低密度差别的能力。

  •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胃溃疡的典型X线征象( )。
  • 龛影

  • 解析:胃溃疡的典型X线征象是龛影,黏膜中断破坏为胃癌的X线表现。

  • [单选题]“模糊效应”常见于脑梗死发生后( )。
  • 第2~3周

  • 解析:脑梗死2~3周,CT扫描出现模糊效应,即CT平扫为等密度。

  • [单选题]肺结核大于5mm的小结节多为( )。
  • 增殖性病灶

  • 解析:纤维增殖性病灶及纤维性病灶多呈网状、细线状及条索状影;钙化性病灶属于变质性病变,一般发生在退行性变或坏死组织内,多见于肺或淋巴结干酪性结核病灶的愈合阶段;干酪性病灶属于变质性病变,多见于肺或淋巴结干酪性结核病灶的坏死阶段。

  • [单选题]瘤卒中不同于急性脑出血的CT表现是:( )
  • 前者水肿程度重,后者水肿程度轻

  • 解析:两者都呈高密度,都可发生脑疝,都有占位效应,前者在肿瘤周围可有明显的水肿带,后者水肿轻。故选择E。

  • [单选题]小叶中心型肺气肿的典型CT表现包括( )。
  • 肺内散在分布的小圆形、无壁的低密度区

  • 解析:小叶中心型肺气肿的病理特点为小叶中心部分呼吸细支气管及其壁上的肺泡扩张。而小叶周围的肺泡无扩张,早期多见于肺上部。高分辨CT可见小叶中心部0.5~1cm的无壁透亮区,病变呈散在分布。

  • [单选题]最有利于脑外肿瘤定位的CT表现为( )。
  • 脑皮质受压内移

  • 解析:脑外肿瘤多为广基和颅骨、硬膜相贴使脑皮质受压内移。

  • [单选题]在CT图像上,颌后静脉是以下哪些结构分界的解剖标志:( )
  • 腮腺深叶与浅叶

  • 解析: 颌后静脉由颞浅静脉和上颌静脉在腮腺内于下颌骨髁突颈部后方合成;颌后静脉是腮腺深叶与浅叶的分界标志。

  • [单选题]当层厚选用5mm,螺距等于1.0时,表明球管每旋转360°,检查床前进
  • 5mm

  • 解析:螺距的定义:扫描旋转架旋转一周检查床运行的距离与全部射线束宽度的比值。

  • 推荐下载科目: 整形外科(正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正高) 职业卫生(副高) 临床药学(副高) 健康教育主治医师(代码:365) 主管药师(代码:366) 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临床三基(医技) 医学检验(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