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隐蔽抗原的释放+自身抗原成分的改变+共同抗原的诱导

题目:自身抗原出现的机制

解析:自身抗原出现的机制为隐蔽抗原(精子、眼内容物等)的释放、自身抗原(变性IgG)成分的改变和共同抗原(A群β溶血性链球菌)的诱导。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反映肝脏纤维化的酶是
  • MAO

  • 解析:肝硬化时,肝纤维化现象十分活跃,此时MAO明显升高,所以,MAO是反映肝脏纤维化较好的指标。

  • [单选题]全血黏度降低可见于( )
  • 子宫出血

  • 解析:全血黏度降低可见于出血性疾病,子宫出血红细胞细胞丢失过多,红细胞比积减少可使全血黏度降低。

  • [单选题]米泔样便见于( )
  • 霍乱

  • 解析:米泔样便呈米汤样或白色淘米水样,内含片状、块状黏液,见于霍乱、副霍乱。

  • [单选题]用于判定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检查是
  • 胎儿肺成熟度检查

  • 解析:胎儿肺成熟度检查对判定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称新生儿透明膜病具有重要意义。

  • [单选题]脑膜炎奈瑟菌需要在浓度为( )的二氧化碳环境中才能良好生长
  • 5%~10%

  • 解析:脑膜炎奈瑟菌需要在浓度为5%~10%的二氧化碳环境中才能良好生长。

  • [单选题]维生素K依赖因子为
  • Ⅶ、Ⅸ、Ⅹ

  • 解析:由于缺乏维生素K所引起的因子Ⅶ、Ⅸ、Ⅹ和凝血酶原缺乏,称为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

  • [单选题]下列化合物不是胆色素的是
  • 血红素

  • 解析:除E外,其余都是胆色素。

  • [单选题]确诊淋巴瘤的主要检查方法是
  • 淋巴结活检

  • 解析:组织病理学上将淋巴瘤分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霍奇金病的组织学诊断必须发现R-S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学诊断有赖于活体组织切片、淋巴结穿刺涂片成印片。瘤细胞较典型的有:淋巴细胞型、组织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和未分化型四种类型。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急诊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正高) 骨外科学(副高) 肿瘤内科学(副高) 放射医学(副高) 疼痛学主治医师(代码:358) 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5)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修复科) 住院医师规培(针灸科) 医学临床三基(药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