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CD
T1N1M0 T2N0M0 T2N1M0
题目:按国际抗癌协会TNM分期,下列属于Ⅱ期的是
解析:TNM分期符号代表的临床意义TX:原发肿瘤的情况无法评估T0:没有证据说明存在原发肿瘤Tis:早期肿瘤没有播散至相邻组织T1-4:大小和/或原发肿瘤的范围NX:区域淋巴结情况无法评估N0:没有区域淋巴结受累(淋巴结未发现肿瘤)N1:只有附近的少数淋巴结受到累及N2:介于N1和N3的状况之间的情况(并不适用于所有肿瘤)N3:远处的和/或更多的淋巴结受到累及(并不适用于所有肿瘤)M0:没有远处转移(肿瘤没有播散至体内其他部分)M1:有远处转移(肿瘤播散至体内其他部分)TNM分期中II期是指患者原发肿瘤较小,局限在 T1或T2,, 无纵隔淋巴结转移或锁骨上或前斜角肌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 期,包括II A期T1N1M0和IIB期T2N0M0。II期代表肿瘤处 于早、中期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原发性腹膜炎的治疗方法包括
选择对阳性球菌有效的或广谱抗生素
首选非手术治疗
可做腹腔引流
[多选题]肾损伤早期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是
血尿加重
腰部包块持续增大,疼痛加重
腹部肌肉紧张和压痛,伴有高热
解析:肾损伤病人在保守治疗期间发生以下情况,需手术治疗:①经积极抗休克后生命体征仍未见改善,提示有内出血。②血尿逐渐加重,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继续降低。③腰、腹部肿块明显增大。④有腹腔脏器损伤可能。血压升高和肾包膜下血肿都不是肾损伤早期手术的适应证。
[多选题]为预防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实验室必须检测
ABO血型
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型实验
解析: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与体内预存的抗体有关,检测ABO血型和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型实验就是为了避免抗供者抗体的存在。
[多选题]气性坏疽局部表现为
患肢胀裂样疼痛
明显肿胀
伤口恶臭
皮下气肿
伤口有浆液血性液体流出
解析:气性坏疽局部表现为患肢胀裂样疼痛、明显肿胀、伤口恶臭、皮下气肿、伤口有浆液血性液体流出。
[多选题]远端胃大部切除加迷走神经干切断术适用于
Ⅱ型
Ⅲ型
十二指肠溃疡
解析:远端胃大部切除加迷走神经干切断术适用于Ⅱ型、.Ⅲ型和十二指肠溃疡。
[多选题]关于三腔二囊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使用前应将三腔二囊管置于水中,检查是否漏气
经鼻插入50~60cm,抽得胃内容物
放置24小时后,出血停止,可排空气囊,观察12~24小时
放置时间不宜超过3~5天
每12小时应排空气囊10~29分钟
解析:认真检查三腔二囊管气囊有无松脱、漏气,充气后膨胀是否均匀,通向食管囊、胃囊和胃腔的管道是否通畅。找到管壁上45、60、65cm三处的标记及三腔通道的外口。抽尽双囊内气体,将三腔管之前端及气囊表面涂以液体石蜡。将三腔管从病人鼻腔送入,达咽部时嘱病人吞咽,使三腔管顺利送入至65cm标记处,如能由胃管腔抽出胃内容物,表示管端已至幽门。每2~3小时检查气囊内压力一次,如压力不足应及时注气增压。每8~12小时食管囊放气并放松牵引一次,同时将三腔管再稍深入,使胃囊与胃底粘膜分离,放气前先口服液体石蜡15~20 ml,以防胃底粘膜与气囊粘连或坏死。30分钟后再使气囊充气加压。出血停止24小时后,取下牵引砂袋并将食管气囊和胃气囊放气,继续留置于胃内观察24小时,如未再出血,可嘱病人口服液体石蜡15~20 ml,然后抽尽双囊气体,缓缓将三腔管拔出。
[多选题]下列属于洗涤红细胞特点的是
200ml中含红细胞170~190ml
内含少量血浆、无功能白细胞及血小板
去除了肝炎病毒和抗A、B抗体
适用于对白细胞凝集素有发热反应者
适用于肾功能不全不能耐受库存血中之高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