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多毛细胞白血病

题目:48%~60%的患者骨髓穿刺呈“干抽”见于

解析:①多毛细胞白血病的诸多特征中包括48%~60%的患者骨髓穿刺呈“干抽”,其原因是与赘生性毛状突起相互交织及受累的骨髓内网硬蛋白量增加有关。而酸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反应,耐L-酒石酸抑制作用是本病的特征性化学染色反应。②细胞成熟程度和形态极不一致是浆细胞白血病骨髓中浆细胞的形态特点。③血象和骨髓象中多见篮细胞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点之一。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能形成包涵体的微生物是
  • 沙眼衣原体


  • [单选题]试述血浆脂蛋白超速离心法,脂蛋白密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 HDL>LDL>VLDL>CM


  • [单选题]关于出生后造血,错误的是
  • 5~7岁以下幼儿几乎全部骨髓参与造血活动即为红髓

  • 解析:5岁以下幼儿几乎全部骨髓参与造血活动即为红髓。

  • [单选题]免疫荧光标记技术与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比较具有的优点
  • 可同时检测多种抗原


  • [单选题]红细胞直方图中,正常大小红细胞分布于
  • 50~125fl

  • 解析:正常红细胞直方图中,36~360fl范围内有两个细胞群体,从50~125fl区域有一个两侧对称、较狭窄的曲线,为正常大小的红细胞,从125~200fl区域有另一个低而宽的曲线,为大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因此,本题最佳答案是C。

  • [单选题]非免疫原性的佐剂是
  • 石蜡油

  • 解析:具备免疫原性的佐剂有卡介苗、枯草分枝杆菌、短小棒状杆菌、百日咳杆菌、脂多糖、细胞因子等,不具备免疫原性的佐剂有氢氧化铝佐剂、磷酸铝、磷酸钙、石蜡油、羊毛脂、表面活性剂、藻酸钙、多聚核苷酸、胞壁肽等。

  • [单选题]关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孕母体内的IgM类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 解析:新生儿溶血病时,孕母体内的IgG类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因此选项B说法错误。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外科学(正高) 老年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正高) 泌尿外科学(副高) 耳鼻咽喉科学(副高) 中医儿科学(副高) 儿童保健(副高) 普通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7) 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代码:350) 中西医结合执业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