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aVR导联主波负向时,后支有顿挫,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

题目:以下为Vereckei提出的aVR单导联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的新流程,其中错误的是

解析:aVR导联主波负向时,如果前支有顿挫,可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以下为急性心肌炎可能出现的心电图改变,但应除外
  • QT间期缩短

  • 解析:急性心肌炎患者的心肌呈弥漫性炎性浸润,心肌细胞发生变性、溶解和坏死,并可累及起搏点和传导系统,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传导阻滞等;心肌损害亦可引起QRS波群低电压、ST-T改变等;严重心肌损害可出现ST段抬高和异常Q波,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约30%的急性心肌炎患者可有QT间期延长。

  • [单选题]心肺感受器存在于
  • 心房、心室和肺循环大血管壁


  • [单选题]关于心室扑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 快速且不规则的小振幅波动

  • 解析:心室扑动的心电图表现为:无正常的QRS-T波,代之以规则、振幅相等的连续正弦波,频率为150~250次/分。

  • [单选题]以下情况可引起右胸导联QRS波群振幅增高,但不包括
  • 前间壁心肌梗死


  • [单选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因除了以下哪项
  • 交感神经张力增高


  • [单选题]关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 解析: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相对不应期延长,大于PP间距;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相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延长为主;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只留下很短的相对不应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 [单选题]心肌梗死亚急性期的心电图表现是
  • 抬高的ST段回到等电位线,T波倒置变深,存在坏死性Q波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重症医学(正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正高) 口腔修复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副高) 医院药学(副高) 消化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6) 病理学技术(师)(代码:208) 护理学(护师)(代码:203)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内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