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化学性腹膜炎

题目:患者男,30岁。餐后1小时突发上腹部剧痛,很快扩散至全腹,呈持续性腹痛,伴有恶心、呕吐。查体:腹式呼吸消失,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明显,肝浊音界消失。腹部X线平片检查:见膈下游离气体。临床诊断胃十二指肠穿孔伴弥漫性急性腹膜炎。

解析:1.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早期主要是由酸性胃内容物刺激引起的化学性腹膜炎,后期将合并出现化脓性腹膜炎。故答案应选B。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创伤伤口愈合的基本过程中,不包括
  • 组织增生期

  • 解析:(1)局部炎症反应阶段 1)主要是血管和细胞反应、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的溶解。 2)目的是清除损伤或坏死的组织。 (2)细胞增殖分化和肉芽组织形成阶段。 1)创伤性炎症后不久,即有新生的细胞出现。 2)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新生血管等构成肉芽组织,充填组织裂隙。 (3)组织塑形阶段:经过细胞增殖和基质沉淀,伤处组织可达到初步修复,但新生组织如纤维组织,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并不一定能够达到结构和功能的要求,故需进一步改构和重建。主要包括胶原纤维交联增加、强度增加,多余的胶原纤维被胶原蛋白酶降解,过度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消退和伤口的黏蛋白及水分减少等。

  • [单选题]以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不正确的是
  • 病因明确,容易诊断

  • 解析:多数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病因不清楚。常发生在创伤或与胆系无关的一些腹部手术后,有时也可发生在一些非溶血性贫血的儿童。一般认为,手术及创伤后的脱水、禁食、麻醉止痛剂的应用,以及严重的应激反应所致的神经内分泌失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胆囊收缩功能降低、胆汁淤积和胆囊黏膜抵抗力下降,在此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最后造成胆囊的急性炎症。也有认为部分病例是由于胆囊的营养血管发生急性栓塞所引起。其病理演变与结石性胆囊炎相似,但病程发展迅速,一般在24小时内即发展成坏疽性胆囊炎,并可表现为整个胆囊的坏疽。该病之所以引起临床的重视,是由于其诊断不易、严重并发症率高、病死率高。

  • [单选题]闭合性骨盆骨折可引起
  • 出血性休克

  • 解析:因为骨盆各骨主要为松质骨,血液供应丰富,骨折后可引起广泛出血,患者常有出血性休克。

  • [单选题]胸部外伤后胸痛不适,无明显呼吸困难。X线胸片:左肺压缩50%。诊断首先考虑
  • 闭合性气胸


  • [单选题]甲状腺功能亢进施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出现呼吸困难最常见的原因是
  • 血肿压迫或喉头水肿


  • 推荐下载科目: 胸心外科学(副高) 中医妇科学(副高) 康复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8) 理化检验技术(师)(代码:211) 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急诊科) 住院医师规培(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整形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麻醉科) 乡镇执业助理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