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鼓励、支持和引导
题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解析:解析:我国《宪法》第11条第2款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这一款是1988年对宪法(1982年宪法)第一次修改时加入的,在1999年进一步作了修改,2004年宪法修正案又予以修正。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地役权属于( )。
从物权
解析:解析:本题考核地役权的性质,地役权属于一种典型的用益物权,但它具有从属性。地役权的设定需要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因此也不属于法定物权。
[多选题]不授予专利权的有( )。
疾病的诊断方法
科学发现
动植物品种
智力活动的规则
解析:解析:本题考核我国专利法不予保护的事项。
[单选题]汉武帝时的法制指导思想是( )。
德刑并用
[单选题]法律制定的特征在于它( )。
是国家的一项专有活动
[单选题]玩忽职守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是( )。
不履行职责或者在履行职责时粗心大意
解析:解析:玩忽职守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严重不负责任,工作中草率马虎,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公职。二,多项选择题
[单选题]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法律上的认识错误不影响犯罪故意的成立
解析:解析:选项A:刑法上的错误分为法律上的认识错误和事实上的认识错误,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产生的错误认识,在法律意义上,法律上的错误认识对行为人行为性质的认定没有影响。选项B:间接故意中行为人对犯罪后果的发生不是追求心理,而是放任,因此,犯罪行为人对犯罪后果没有希望发生的目的性认识,不存在犯罪目的。选项C:假想防卫中行为人没有法律上要求的防卫意图,因而其行为不能认为是防卫,更谈不上是防卫过当了。选项D:紧急避险中,被损害的利益必须小于避险的利益。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能认定为《专利法》保护的对象的是( )。
技术设计方案
解析:解析:著作权的客体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单选题]下列形成法律关系的是
小刘贩卖黄色光碟的行为
[多选题]下列情况不适用紧急避险的是( )。
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为避免本人危险
损害另一合法权益并非是排除危险的惟一方法
职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为避免本人危险
解析:解析:依据《刑法》第21条第3款的规定,选择B,E;紧急避险必须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因此,选择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