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建材:房屋:居住

题目:词汇:语言:表达

解析:题干中词汇组成语言,可以用来表达。B项建材构建成房屋,可以用来居住;A、C项明显不存在这种对应关系;D项树木组成森林但是不是用来砍伐的。因此选择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下列行为构成盗窃罪的有( )。
  • 王某在市场盗窃他人信用卡后,随即用该卡在商场购买了价值千元的手表

    李某在商场试衣间试穿大衣是否合适时,趁售货员不注意将价值6千元的大衣穿走

    张某在商店购买首饰时,趁售货员不注意,将自己准备好的假首饰与商店的真首饰调换

    郑某潜入他人家中将他人价值2万元的海洛因拿走

  • 解析:关于A项,《刑法》第196条第3款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以盗窃罪论处,不能定为诈骗罪,故A项中的行为应定为盗窃罪。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他人占有的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BC两项中的行为均为窃取,构成盗窃罪,只是手段不同,B项中是“趁售货员不注意”。C项中是调换。盗窃、抢劫毒品的,应当分别以盗窃罪或者抢劫罪定罪,D项盗窃毒品价值2万元,也构成盗窃罪。

  • [单选题]在生产的目的方面,社会主义社会与私有制社会的本质区别表现在( )。
  • 共同富裕还是部分人富裕

  • 解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现目标就是使全体社会成员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指社会全体成员都过上富裕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促使其体力、智力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最终实现目标。共同富裕的实现要经历一个过程:部分地区和部分劳动者逐步“先富”,由点到面,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最后后达到共同富裕。从这个角度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长远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社会与私有制社会在生产目的方面的本质区别。

  • [单选题]关于社团法人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社团法人以人的集合为成立基础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团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公益法人以及设立法人的行为。社团法人是与财团法人相区别的一类法人。其成立基础是人的集合体,即社员的集合体;而财团法人的成立基础是财产的集合体。社会团体法人是我国民法通则的分类,是指由自然人或法人自愿组成,从事社会公益、文学艺术、学术研究、宗教等活动的各类法人。我国的社会团体法人包括基金会等财团法人,因此,社团法人不是社会团体法人的简称。社团法人中,既有以社会公益为目的成立的,也有以营利为目的成立。由于社团法人的设立必须是人的集合体,要设立法人必须有设立者之间的协议或章程,因此,设立行为不属于单方民事法律行为。综上所述,只有B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 [单选题]以下关于2003年--2007年全国就业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2007年比2005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减少4%,绝对量减少3033万人

  • 解析:2003年-2007年间全国就业人员数增长率为(76990-74432)÷74432≈3.4%,则年均增长率为3.4%÷4=0.85%,A项正确。2006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在岗职工比重为(11427—266)÷(12024-311)×100%≈95.3%,B项正确。2007年城镇就业人数相对于2003年的增长率为(29350-25639)÷25639×100%≈14.5%,C项正确。故只有D项表述错误,答案为D。

  • [单选题]10,16,34,88, ( )
  • 250


  • [单选题]从一般意义上讲,当宪法规范与社会生活发生冲突时,下列选项中首先应当被采用的是( ).
  • 通过宪法解释的方法解决冲突与矛盾

  • 解析:该题考查宪法规范与社会生活发生冲突时的解决方法。由于客观方面的原因与制宪者主观方面的原因,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宪法规范难免与现实生活发生冲突。为了确保宪法的权威性与稳定性,不宜使宪法规范大起大落。所以首选的解决冲突的方式就是采取宪法解释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在不变更宪法规范的前提下.使宪法的文本意思适合发展了的社会现实。当宪法解释不能解决冲突时,则采取宪法修改方式,当然宪法修改也是存在一定界限的。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适合提存的是( )。
  • 房屋

  • 解析:根据《提存公证规则》第7条的规定,货币、有价证券、票据、提单、权利证书、贵重物品及其他适宜提存的标的物,均为可提存的客体。故选A。

  • 推荐下载科目: 国考公务员 警察招考 事业单位 农村信用社 选调生 特岗教师 执法资格 事业单位工勤人员 环保局考试 军队文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