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散射光谱分析法

题目:测定光束通过溶液混悬颗粒后的光吸收或光散射程度的定量方法是

解析:透射和散射光谱分析法主要测定光线通过溶液混悬颗粒后的光吸收或光散射程度,常用法为比浊法,又可称为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确诊依据是
  • EBV抗体阳性

  • 解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中血象、骨髓象异型淋巴细胞表现有提示作用,多数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部分患者可嗜异性凝集试验阴性,但血清学诊断以EBV抗体阳性对鉴别巨细胞病毒所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较高价值。

  • [单选题]恶性肿瘤细胞和核异质细胞的区别是,前者有( )
  • 病理性核分裂


  • [单选题]肿瘤标志物不包括
  • 脂肪酶


  • [单选题]贫血患者,轻度黄疸,肝肋下2cm。检验:血红蛋白70g/L,网织红细胞8%;血清铁14.32μmol/L(80μg/dl),ALT正常;Coombs试验(+)。诊断首先考虑为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解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一般伴有黄疸、肝脾肿大、网织红细胞增高,Coombs试验(+)。

  • [单选题]红色毛癣菌与石膏样毛癣菌的尿素酶试验的区别是
  • 前者阴性,后者阳性

  • 解析:红色毛癣菌的尿素酶试验为阴性,而石膏样毛癣菌的尿素酶试验为阳性。

  • [单选题]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常用方法
  • 葡聚糖-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

  • 解析:葡聚糖-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是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常用方法。

  • [单选题]细菌学检查时,临床采集的最适尿液标本应为
  • 清洁中段尿

  • 解析:细菌学尿液标本的采集应取清洁中段尿,最好留取早晨清洁中段尿。

  • [单选题]某患者胸痛8小时后入院,临床检查ECG未见异常,为明确诊断应选择再做下列何项检查
  • cTnI、CK-MB

  • 解析:AMI发作后如未进行溶栓治疗,CK-MB通常在3~8小时出现升高,达峰时在发病后9~30小时,于48~72小时恢复至正常水平;cTn被认为是目前用于ACS诊断最特异的生化标志物。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内分泌(正高) 小儿外科(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正高) 泌尿外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副高) 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5) 消毒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5) 住院医师规培(胸心外科) 助产士 医师定期考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