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AT-Ⅲ活性增高可导致出血,活性减低无临床意义
题目:关于抗凝血酶Ⅲ测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解析:AT-Ⅲ增高见于血友病、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的急性出血期以及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过程中。减低见于先天性和获得性AT-Ⅲ缺乏症,后者见于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DIC和肝脏疾病等。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反向定型的主要目的在于
验证正向定型结果的准确性
[单选题]凝血酶可以激活
因子Ⅷ
解析:凝血因子Ⅰ、Ⅴ、Ⅷ、Ⅻ是凝血酶敏感因子。
[单选题]患儿8岁。发热2天,伴咽痛、皮疹1天,查体:T38.7℃,咽部充血,草莓舌,面部潮红,躯干部可见细小鲜红色充血性皮疹,诊断为猩红热,治疗首选
青霉素
解析:猩红热首选青霉素,每日3万~5万U/kg,分2次肌注,疗程7~10天,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头孢霉素等药物。
[单选题]白血病发病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率成人与儿童接近
解析:急淋的发病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
[单选题]下列情况中不宜进行骨髓穿刺的是
血友病
解析:骨髓穿刺的适应证包括一系、二系或三系细胞增多和减少;不明原因发热;骨痛;化疗后疗效观察。禁忌证包括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晚期妊娠孕妇应慎重。
[单选题]就造血多能干细胞而言,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在特定条件下,可在脾内形成造血结节
解析:造血干细胞主要分布于骨髓、肝、脾、外周血及脐血等组织中,具有如下特征,绝大多数表达CD34和Thy-1,在特定条件下,可在脾内形成造血结节,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只进行不对称有丝分裂。
[单选题]粗提抗血清最简便的方法是
硫酸铵盐析法
解析:粗提抗血清最简便的方法是硫酸铵盐析法。
[单选题]同种肾移植时,下列检查可预防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是
淋巴细胞交叉毒性试验
解析:移植前如果受者血清中预先存在抗供者淋巴细胞的抗体,移植后80%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因此必须做淋巴细胞交叉毒性试验以检测受者体内抗供者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抗体。
[单选题]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不能反映下列哪一个凝血因子的活性
Ⅻ
解析:PT延长见于遗传性外源凝血系统的因子Ⅱ、Ⅴ、Ⅶ、Ⅹ和纤维蛋白原减低,但均很少见。由于维生素K吸收或合成障碍,导致肝脏合成异常的凝学酶原、FⅦ、FⅨ、FⅩ等分子,PT延长。但PT不能反映Ⅻ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