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合病
题目:两经病证同时出现的发病类型是
解析:合病之说,首见于《伤寒论》。指外感病初起时两经同时受邪而发病。如太阳与少阳合病,太阳与阳明合病等。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女性,38岁。因食欲不振、黄疸进行性加深半个月入院。实验室检查:ALT412U/L,PTA72%,ALP324U/L,血清总胆红素412μmol/L,直接胆红素338μmol/L。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淤胆型肝炎
解析:B实验室检查:ALT412U/L和ALP324U/L,血清总胆红素412μmol/L,结合胆红素338μmol/L,均显著升高提示有淤胆的表现,PTA72%>40%可排除重型肝炎的诊断。
[单选题]五倍子除敛肺降火,止咳止汗,涩肠止泻外,还有的功效是
固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
解析:五倍子敛肺降火,止咳止汗,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
[单选题]霍乱病人反应期的发热是哪种因素所致
内毒素进入血流
解析:霍乱反应期,因内毒素进入血流,少数患者(以儿童多见)此时可出现发热性反应,体温升高至38℃~39℃,一般持续1~3天后自行消退,故此期又称为反应期。病程平均3~7天。
[单选题]患者,男,40岁。有头部外伤史,头刺痛如锥,巅顶部位尤甚,舌质暗,脉弦数。治疗拟采用活血化瘀法,应选用的引经药是( )
藁本
解析:藁本的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常用治太阳风寒,循经上犯,症见头痛、鼻塞巅顶痛者,每与羌活、苍术、川芎等袪风湿、止痛药同用,如神术散。
[单选题]热盛动风证代表方剂的药物组成是( )
羚角片、双钩藤、霜桑叶、滁菊花、鲜生地黄、生白芍、川贝母、淡竹茹、羚羊角、茯神木、生甘草
解析:热盛动风证代表方剂为羚角钩藤汤,组成羚角片、双钩藤、霜桑叶、滁菊花、鲜生地、生白芍、川贝母、淡竹茹、羚羊角、茯神木、生甘草。
[单选题]与病邪"从化"最为密切的因素是
体质差异
解析:感受相同的病邪,因个体体质不同,可表现出不同的证候类型。体质在邪正相争的过程中,对病邪的“从化”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
[单选题]患者,男,37岁。2周前突发小腿肌肉抽筋(腓肠肌痉挛),近来发作频繁,尤以夜间为重,每因天气寒冷或衣被包裹不严而发作。舌淡苔白,脉沉迟少力。最佳选药是
木瓜
解析:木瓜酸温入肝,具有除湿通络之功,为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常用药,临床上治风湿痹痛时一般用于腰膝酸痛者居多。
[单选题]孕早期,感小腹胀痛,腰酸,阴道有少量出血者,诊断为
胎动不安
解析:妊娠期出现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阴道少量流血者,称为"胎动不安"。
[单选题]患者证见头痛,身热不甚,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脉大者。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桑杏汤
解析:桑杏汤为治燥剂,具有清宣温燥,润肺止咳之功效。主治外感温燥证。身热不甚,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脉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