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皮下结节活检做病理检查

题目:患者,男,27岁。发现皮下结节2年,近半年来皮下结节增多,近2周来发作癫痫4次,体检:背部,头皮下,四肢皮下可触及多个1cm左右的圆形结节,无红肿、痛、热与四周无粘连。

解析:(1)囊尾蚴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由于个人的卫生和饮食卫生习惯不好,吃了生的猪肉而经口感染,或通过不洁的手把自体排出粪便中的虫卵带入口内受感染,故询问病史中应重点询问其卫生状况。   (2)有皮下结节,但没有红、肿、痛、热等炎性表现,有癫痫发作症状,应首先考虑是否有囊虫病可能,如病史中有食用生猪肉的病史,那更应怀疑。   (3)因患者有癫痫病史,这是脑囊尾蚴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而颅脑CT检查脑囊尾蚴的阳性率高达90%,磁共振更可鉴别颅脑中囊尾蚴的死活,有助于疗效考核,故首选CT或磁共振检查。   (4)囊虫病的确诊主要通过皮下结节活检或脑手术病理组织检查证实。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氨的运输所涉及的机制是
  • 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 解析:氨在血中的运输形式主要有两种,即丙氨酸和谷氨酰胺。肌肉中的氨经转氨基作用转移给丙酮酸生成丙氨酸,丙氨酸再经血液运到肝脏,在肝脏,丙氨酸经联合脱氨基生成丙酮酸和氨,氨用于合成尿素,丙酮酸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经血再运回肌肉,形成丙氨酸-葡萄糖循环。谷氨酰胺主要是将脑和肌肉中的氨运向肾脏和肝脏。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代谢的共同途径,核蛋白体循环是蛋白质合成中肽链延长的过程,甲硫氨酸循环也称蛋氨酸循环,是甲基转移的过程。鸟氨酸循环是肝脏利用氨合成尿素的过程。

  • [单选题]哪项最有助于鉴别细菌性痢疾和溃疡性结肠炎
  • 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

  • 解析: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十分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炎症性疾病,抗生素治疗无效,主要应用氨基水杨酸制剂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细菌性痢疾为痢疾杆菌引起,抗生素治疗效果明显。故为两者的鉴别要点,其余选项均是两者的共有表现,不能鉴别。

  • [单选题]男55岁,上腹疼痛伴反酸、烧心15年,近期出现体重下降,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 胃镜

  • 解析:结合患者的症状考虑为慢性胃炎,诊断首选胃镜。

  • [单选题]患者张某,拟诊伤寒入院,两次取血做肥达反应的结果如下:入院后第4天结果,TH 1:80,TO 1:80,TA、TB、TC l:40;入院后第12天,TH、TO 1:320,TA、TB、TC 1:40,可诊断为
  • 伤寒

  • 解析:本题为应用题,考核对肥达反应的结果解释和在诊断伤寒及副伤寒甲、乙、丙中的意义。伤寒与副伤寒沙门菌含有0(菌体)抗原和H(鞭毛)抗原,它们感染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其中0抗原为共同抗原,H抗原分为伤寒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H抗原A、B、C。肥达反应系应用已知伤寒沙门茵0抗原和H抗原,副伤寒沙门菌H抗原A、B、C与患者血清进行半定量凝集试验。根据血清中抗体的凝集滴度及动态变化,用以辅助诊断伤寒或副伤寒的血清学方法。伤寒或副伤寒患者发病后2周,其血清抗体滴度明显增高,一般地区人群中O凝集滴度(TO)≥1:80,H凝集滴度≥1:160;或发病后期至恢复期O、H滴度较发病初期增高至≥4倍者,有诊断价值。本例肥达反应结果,支持诊断为伤寒,而副伤寒H凝集滴度(TA、TB及TC)均低,且无动态性升高,可否定副伤寒。

  • 推荐下载科目: 骨外科(正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正高) 职业卫生(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正高) 神经内科学(副高) 普通外科学(副高) 口腔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4) 病理学技术(师)(代码:208)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代码:107)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