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产后7天仍为血性恶露

题目:下列选项中,是产后表现异常的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宫颈,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宫颈内口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 解析:阴道顶端的穹隆又将子宫颈分为两部分:宫颈突入阴道的部分称宫颈阴道部,在阴道穹隆以上的部分称宫颈阴道上部。宫颈的中央为前后略扁的长梭性管腔,其上端通过宫颈内口与子宫腔相连,其下端通过宫颈外口开口于阴道。内外口之间即宫颈管。宫颈外口未生育女性呈圆形,经阴道分娩生育过的妇女呈横裂形。 宫颈的大小与宫体比例随年龄及内分泌状态等而变化。宫颈壁由黏膜、肌层和外膜组成。 1、宫颈管黏膜即子宫颈内膜,有分泌黏液的单层柱状上皮覆盖,上皮在固有层下陷成腺样隐窝,习惯称为子宫颈腺,能分泌黏液,成为白带的主要组成部分; 2、在宫颈管内膜表面和腺体柱状上皮下方、基底膜上方有储备细胞,具有增生和可以分化为柱状上皮细胞和化生为鳞状上皮的双向分化潜能; 3、宫颈外口到阴道穹隆均为复层鳞状上皮覆盖; 4、子宫颈管柱状上皮和宫颈外面的阴道鳞状上皮相交界区称宫颈上皮移形带或转化区,两种细胞的交界区位置并非一成不变,随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高低、年龄、内分泌、阴道pH值和病理状态不同而可有位置移动。若雌激素水平高,如生育期年龄妇女,移形带向宫颈外口外移,使宫颈管内柱状上皮因外移而暴露在外。子宫颈的血供主要来自子宫动脉,其在宫旁组织到达子宫外侧,距宫颈内口水平约2 cm横跨输尿管至子宫侧缘,此后分为上、下两支,下支分布于子宫颈及阴道上段,称宫颈阴道支,静脉相伴而行。子宫颈的神经主要来自骶前神经丛,大部分在宫颈旁形成骨盆神经丛,分布于宫体、宫颈等。

  • [单选题]慢性宫颈炎中最容易出现接触性出血的为
  • 重度宫颈糜烂


  • [单选题]已婚妇女,25岁,平素月经规律,停经56天,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持续至今,现阴道少量流血伴下腹坠疼4小时,查体:阴道流血来自宫腔,宫口未开,子宫符合妊娠月份,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 先兆流产

  • 解析:稽留流产也可有阴道少量流血伴下腹坠疼,但胚胎停止发育后妊娠反应会消失,本患者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持续至今,子宫符合妊娠月份,故可排除稽留流产、GTD等。

  • [单选题]严重产后出血不包括( )
  • 血红蛋白浓度下降


  • [多选题]确诊无脑儿后,下述处理哪些项不恰当
  • 因胎头小,不能扩张产道,可行胎头吸引器助娩

    因胎头小,不能扩张产道,可行产钳助娩

    出现肩难产可行剖宫产


  • [单选题]关于子宫颈黏液的周期性变化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排卵期子宫颈黏液分泌量增加、稀薄、透明、拉丝度≥10cm

  • 解析:宫颈粘液的周期性变化:宫颈粘膜腺细胞分泌的粘液在卵巢性激素的影响下也有明显的周期性改变。雌、孕激素可调节宫颈粘膜腺细胞的分泌功能。月经来潮后,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此时宫颈管分泌的粘液量很少。随着雌激素水平提高,粘液分泌量不断增加,至排卵期宫颈分泌的粘液变得非常稀薄、透明,拉丝度可达10cm以上。宫颈粘液涂片干燥后置于显微镜下检查,可见羊齿植物叶状结晶。这种结晶在月经周期第6-7日即可出现,到排卵期结晶形状最清晰而典型。排卵后受孕激素影响,粘液分泌量逐渐减少,质地变粘稠而混浊,拉丝度差,易断裂。涂片检查可发现结晶逐步模糊,至月经周期第22日左右,完全消失,而代之以排列成行的椭圆体。

  • [单选题]女性,44岁,外阴奇痒2年,查体阴蒂处皮肤色素略减退,双侧大阴唇表面粗糙、呈苔藓样变,可见抓痕、皲裂。最可能的诊断是
  • 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


  • [单选题]关于双卵双胎的发生,与下述因素不相关的是
  • 吸烟

  • 解析:吸烟与双胎发生率无流行病学相关。

  • [单选题]有关Rh母儿血型不合的产前诊断叙述错误的是
  • Rh阴性孕妇孕期均应密切监测血型抗体

  • 解析:Rh阴性孕妇应检查其丈夫的Rh血型,若不合,于第一次产前检查时即可测孕妇血型抗体。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临床药学(副高) 耳鼻咽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6)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39)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6) 理化检验技术(士)(代码:109) 住院医师规培(康复医学) 住院医师规培(胸心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内科) 公卫医师定期考核 中西医结合执业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