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0个至数个细胞
题目:制备单克隆抗体时将融合细胞稀释,实际是每个培养孔为
解析:将融合细胞进行充分稀释,使分配到培养板的每一个孔中的细胞数在理论上是一个,实际可能是0个至数个。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流感嗜血杆菌K-B法药敏试验应选用的培养基为
HTM平皿
解析:流感嗜血杆菌药敏纸片法药敏试验应选用专用的HTM培养基。
[单选题]立克次体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
严格的细胞内寄生
解析:立克次体与细菌的主要区别在于严格的细胞内寄生。
[单选题]有关PNH,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引起红细胞减少,但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正常
解析:PNH呈正色素性或低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增高,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半数低于正常。
[单选题]目前为预防输血中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理想的红细胞制剂是
少白细胞红细胞
解析:引起输血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常见的原因是白细胞抗原的抗体,因此用少白细胞红细胞可以预防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单选题]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机制是
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改变
解析: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是由于PBP的改变,减低了对β-内酰胺酶类的亲和力。
[单选题]血液的黏滞性主要决定于( )
红细胞数目
解析:血液的黏滞性主要决定于红细胞数。
[单选题]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是
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
解析:①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②有明确的缺铁病因;③血清(浆)铁小于10.7μmol/L;④总铁结合力大于62.7μmol/L,运铁蛋白饱和度小于15%有参考意义,小于10%有确切意义;⑤骨髓细胞外铁明显减少或消失,铁粒幼红细胞小于15%;⑥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大于500μg/L;⑦血清铁蛋白小于16μg/L;⑧铁剂治疗有效。符合上述①和②~⑧中至少两条者,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