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是由对镍和蛋白复合物致敏的T细胞引起

题目:对金属镍的皮肤过敏反应( )

解析:镍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是由于是由对镍和蛋白复合物致敏的T细胞引起,属于I型变态反应。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钙的叙述正确的是
  • 血浆总钙中约40%为非扩散钙,60%为可扩散钙

  • 解析:柠檬酸钙是扩散性的非离子钙,A错;可扩散钙包括离子钙和扩散性的非离子钙,B错;非扩散钙是指与血浆白蛋白结合的钙,结合钙还包括与柠檬酸,重碳酸盐结合的钙,C、D错;因蛋白结合钙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故又称为非扩散钙,扩散钙包括游离钙和可扩散结合钙,血钙中蛋白结合钙占40%,游离钙占50%,可扩散结合钙占10%。E对。

  • [单选题]关于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根据流感病毒的核蛋白抗原的差异,可将其分为甲流、乙流和丙流

  • 解析:根据流感病毒的核蛋白抗原和基质蛋白的差异,可将其分为甲流、乙流和丙流。

  •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以长链状形式排列的球菌
  • 肠球菌

  • 解析:当细菌在同一个平面上连续分裂多次并粘在一起时可以形成长链状排列的球菌,链球菌属、肠球菌属、乳球菌属均是以这种方式排列。

  • [单选题]溶菌酶溶菌作用的机制是
  • 切断肽聚糖中多糖支架β-1,4糖苷键

  • 解析:溶菌酶溶菌作用的机制是切断肽聚糖中多糖支架β-1,4糖苷键。

  • [单选题]大肠埃希菌抗原血清型排列方式为( )
  • O:K:H

  • 解析:大肠埃希菌的抗原由菌体抗原(O)、表面抗原(K)、鞭毛抗原(H)三种构成。一个菌株的抗原类型由特殊的O、K、H抗原的代码表示,其血清型别的方式是按O:K:H排列。

  • [单选题]下列哪一种现象暗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骨髓发生纤维化
  • 见泪滴状红细胞

  • 解析:骨髓发生纤维化血象中可见泪滴状红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则不可见泪滴状红细胞。

  • [单选题]关于ABO血型鉴定使用玻片法错误的说法是
  • 适用于反定型

  • 解析:玻片法:操作简单,适于大量标本检查,但反应时间长;被检查者如血清抗体效价低,则不易引起红细胞凝集,因此,不适于反向定型。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肿瘤外科(正高) 针灸学(正高) 全科医学(副高) 肿瘤外科学(副高) 内科护理(副高) 内分泌学主治医师(代码:309) 主管中药师(代码:367) 辽宁省主管中药师)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骨伤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