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

题目:直接胆红素是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多发性骨髓瘤病人引起肾功能损害的因素是
  • 游离轻链(本-周蛋白)

    高钙血症

    尿酸过多


  • [单选题]不属于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因子是
  • 解析:外源凝血途径是指从TF释放到TF-FⅦa-Ca复合物形成,直至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其参与的凝血因子有Ⅱ,Ⅴ,Ⅶ,Ⅹ和FIB。

  • [单选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存在克隆性核型异常的病例大约占
  • 90%

  • 解析:绝大多数的急淋有克隆性核型异常,其中66%为特异性染色体重排。

  • [单选题]血小板第三因子缺乏症,下列哪一项试验是错误的
  • 血小板第三因子有效性增加

  • 解析:血小板第三因子(PF3)缺乏症亦称血小板病,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患者的血小板膜磷脂的结构或成分有缺陷,故其表面缺乏凝血因子Ⅴa和Ⅹa的受体,致使血小板不能有效地提供凝血催化表面,引起凝血机制异常,表现为白陶土凝血时间延长。

  • [单选题]重度血友病A患者的凝血象特点应是
  • CT延长、APTT延长,PCT缩短

  • 解析:血友病A患者主要缺乏FⅧ:C,因此凝血时间CT可正常或延长、活化部分明显活酶时间APTT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主要检查指标,主要反映因子Ⅷ、Ⅸ、Ⅹ水平,因此延长,凝血酶原消耗不良,PCT缩短。

  • [多选题]符合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有( )。
  • 血小板计数通常减低

    血小板体积增大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Ⅸ/Ⅴ复合物缺乏


  • [单选题]具有明显加强AT-Ⅲ的抗凝作用的是
  • 肝素

  • 解析:肝素具有加强抗凝血酶Ⅲ(AT-Ⅲ)的抗凝作用。抗凝机制:肝素与AT-Ⅲ结合,引起AT-Ⅲ的构型发生改变,暴露出活性中心,后者能够与丝氨酸蛋白酶如凝血酶、FXa、FⅫa、FⅪa、FⅨa等以1∶1的比例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使这些酶失去活性。

  • [单选题]关于出血性疾病的发病情况,正确的是
  • 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症中以血友病A最常见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核医学(正高) 输血技术(副高) 中医眼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5)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9) 输血技术(师)(代码:214)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师(代码:215) 广东药学专业初级 公卫医师定期考核 中医临床三基(医技) 药学(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