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L16(215)
题目:已知A、B、C、D为二水平因子,且要考察A×C,B×D的交互作用,用正交表安排实验时,应该选择( )。
解析:解析:由于因子均为二水平的,故选用二水平正交表;又由于因子交互作用的自由度之和为:fA+fB+fC+fD+fA×C+fB×D=1+1+1+1+1+1=6,故所选正交表的行数应满足:n6+1=7;又由于L8(27)无法安排这四个因子与两个交互作用,因为不管四个因子放在哪四列上,两个交互作用或一个因子与一个交互作用总会共用一列,从而产生混杂,所以选用L16(215)。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IS0 9000族核心标准有( )。
IS0 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IS0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0 9004《追求组织的持续成功质量管理方法》
IS0 1901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解析:ABCE。
[多选题]有关矩阵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在分析质量问题的原因、整理顾客需求、分解质量目标时,将问题、顾客需求、质量目标放在矩阵图的上边
在分析质量问题的原因、整理顾客需求、分解质量目标时,将问题的原因,顾客需求转化来的质量目标或针对质量目标提出的质量措施列在矩阵图的左边
解析:解析:在矩阵图中分析质量问题的原因、整理顾客需求、分解质量目标时,将问题、顾客需求、质量目标放在矩阵图的左边;将问题的原因,顾客需求转化来的质量目标或针对质量目标提出的质量措施列在矩阵图的上方;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强弱,通常用◎表示关系密切,○表示有关系,表示可能有关系。
[单选题]先放开思路,进行开放式、发散性思维,然后根据概念的层次整理成因果图的形状,这种因果图绘制方法称之为( )。
发散整理法
解析:解析:用发散整理法绘制因果图,先放开思路,进行开放式、发散性思维,然后根据概念的层次整理成因果图的形状。还可以利用亲和图帮助整理,逐渐整理出不同层次,最后形成中骨、小骨结构。
[单选题]因果图是由( )发明的。
石川馨
解析:解析:石川馨(IshikawaKaori)是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他是因果图的发明者,日本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的奠基人之一,是将国外先进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与本国实践相结合的一位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