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肌肉血肿

题目: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常发生于下列疾病,其中哪项不正确

解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常发生于严重感染(败血症、重症肝炎)、严重创伤(挤压伤、大面积烧伤、体外循环)、广泛性手术(扩大根治术)、恶性肿瘤(广泛转移、AMLM3)、产科意外(羊水栓塞、胎盘早剥)以及其他疾病等。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不会影响标记的因素是
  • 湿度

  • 解析:影响标记的因素包括:①发光剂的选择。②被标记蛋白质的性质。抗原作为被标志物时,应具有较高的纯度和免疫学稳定性;抗体作为被标志物时,则要求具有较高的效价,应用提纯的IgG来代替全血清)。③标记方法的选择(应正确选择与发光剂和被标志物结构相适应的耦联方式)。④原料比。在制备发光剂-IgG(抗体)结合物时,IgG:发光剂:交联剂的克分子比(mol:mol:mol)会影响结合物的发光效率。⑤标记率。是指结合物中IgG与发光剂之间的克分子比。由于每一种发光剂对应于被标志物都有特定的最佳标记率,标志物选择不好,会出现不易保存等现象。⑥温度。控制标记时的反应温度极为重要,对于较稳定的小分子被标志物,温度可稍放宽些;而当被标志物是抗原或抗体蛋白质时,由于蛋白质对热的不稳定性,应在保证标记反应进行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低的温度,以避免蛋白质在标记过程中活性的丧失。⑦纯化与保存。多数经耦联反应制备的结合物,使用前都需进行纯化,除去未结合的发光剂和交联剂。结合物一般可分装保存在-70℃条件下,最好冷冻干燥保存。

  • [单选题]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是
  • 白蛋白

  • 解析:白蛋白(ALB)由肝实质细胞合成,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占总蛋白的40%~60%。

  • [单选题]粪便检查,可作为细菌性痢疾诊断指标的细胞是
  • 巨噬细胞

  • 解析:巨噬细胞可作为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指标细胞。

  • [单选题]在我国,引起菌痢最主要的原因( )
  • 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

  • 解析:在我国,引起菌痢最主要的原因为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感染。

  • [单选题]关于红细胞增多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男性Hb>170g/L

  • 解析:红细胞增多症男性Hb>180g/L。

  • [单选题]抗原分子诱导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称为
  • 免疫原性

  • 解析:抗原分子诱导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是免疫原性。

  • [单选题]属于多系集落刺激因子的是
  • IL-3

  • 解析:IL-3参与了多种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及成熟过程中。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正高) 病案信息技术(正高) 口腔内科学(副高) 疾病控制(副高) 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5) 主管药师(代码:366) 住院医师规培(超声医学科) 医学基础知识 中药学(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