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与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有关

题目:药物的非特异性作用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影响多次用药的药-时曲线的因素有
  •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用药间隔时间

    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

    药物血浆半衰期

    每日用药总量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药-时曲线的因素。多次用药的药-时曲线为一锯齿形曲线。每次用药后血药浓度上升一定幅度,在用药的间隔时间里则按一级动力学消除,降到原血药浓度的一定值。因此,每次用药剂量,每日用药总量,用药间隔时间,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物血浆半衰期以及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对锯齿形曲线均有一定影响。故答案选ABCDE。

  • [单选题]下列哪种药物不会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升高( )。
  • 硝苯地平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升高的药物”。服用有肝毒性的药物或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氨苄西林、利福平、四氯化碳、乙醇、汞、铅、有机磷等亦可使ALT活力上升。常见可致ALT活力上升的其他药物主要有:①抗生素,四环素、利福平、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羧苄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多粘菌素、头孢呋辛、头孢美唑、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啶、拉氧头孢、头孢地嗪、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均偶可引起血清AST或ALT升高。尤其红霉素类的酯化物可致肝毒性,常在用药后10~12日出现肝肿大、黄疸、AST或ALT升高等胆汁淤积表现。其中依托红霉素对肝脏的损害比红霉素大,主要表现为AST或ALT升高。②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可致血清AST一过性升高。灰黄霉素大剂量时有肝毒性,可见AST或ALT升高,个别人出现胆汁淤积性黄疸。酮康唑偶可发生肝毒性,表现为乏力、黄疸、深色尿、粪色白、疲乏、AST及ALT一过性升高,另有引起急性肝萎缩而致死的报道。③抗病毒药,阿昔洛韦、泛昔洛韦可致ALT及AST升高。④血脂调节药,应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血脂调节药)连续1年以上者有2%~5%可观察到无症状的AST及ALT异常。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 [单选题]属于“处方差错”的是
  • 在处方开具、转抄处方或医嘱、药物选择、剂量、剂型、数量、频次、给药途径、浓度、滴速等方面发生差错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内分泌(正高) 中医全科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正高) 妇女保健(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正高) 疼痛学(副高) 风湿病(副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师(代码:215) 住院医师规培(康复医学)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