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2004年宪法修正案
题目:我国宪法修正案中,明确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的是( )。
解析:D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奉命制定的一部法典是( )。
《宪令》
解析:解析:此题测试战国时期的立法状况问题。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也是封建法制的初创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进行了大量的法制建设工作。在楚国,怀王十六年,楚王授权屈原造《宪令》,其中为楚国规定了一整套变法制度。屈原在其中提出很多的革新主张,也因此触犯了那些守旧贵族的利益。所以他遭到了楚国旧贵族的嫉恨,被迫含冤而死。本题应选D。
[多选题]1982年宪法通过以后,随着社会实际的发展变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这部宪法进行了部分修改,其修改时间分别是( )。
1988年
1993年
1999年
解析:解析:现行《宪法》颁行之后至今已经作了四次修改,分别为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
[单选题]在我国,法律监督的专门机关是( )。
国家检察机关
解析:解析:专门行使法律监督职能的机关是国家检察机关。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有( )。
甲和乙约定双方签订的合同在1周后生效
甲和乙约定双方签订的合同有效期为1年
解析:解析: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指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法律行为中约定一定的期限,以期限的到来决定其效力产生或终止的民事法律行为。其所附期限是将来确定发生的,这是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不同之处。A项中甲、乙约定10天后甲将自行车卖给乙,10天为甲履行合同的履行期,不是期限,不是附期限的民事行为。B项甲、乙约定签订合同在1周后生效,即以1周作为期限,1周后合同生效,为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C项甲、乙约定合同的有效期限为1年,即表明1年后甲、乙的合同终止,1年为期限,故属于附期限的民事行为。D项甲、乙约定到年底甲不能还清欠款,甲将承担违约金责任。年底虽为期限,但甲能否还清欠款是不确定的,故不是附期限而是附条件,应为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