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 )

解析: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本题的说法不全面。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元朝由地方政府纂集的法规汇编是( )。
  • 《元典章》

  • 解析:《元典章》是元朝地方政府对元世祖至元以来至元英宗至治时期约50年问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方面圣旨条例的汇编。《元典章》虽然不是中央政府颁布的法规,但它系统地保存了元朝法律的内容,成为研究元朝社会及法律的珍贵材料。故C项正确。《大元通制》是元英宗至治时期模仿唐、宋旧律体系颁行的一部较为完备的法典,它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元朝法制的基本状况。《大札撒》是元朝立国前制定的习惯法。《至元新格》是元朝立国后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 [单选题]我国选举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为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基数与按人口数增加的代表数相加的名额.如某镇人口为18万人,则该镇人民代表的总名额最多是( ).
  • 130人

  • 解析:C我国《选举法》第9条第1款第(四)项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代表名额基数为40名,每1500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人口超过9万的乡、民族乡的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100名;人口超过l3万的镇的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130名;人口不足2000人的乡、民族乡、镇的代表总名额可以少于40名。题目中涉及的镇人口为l8万人,超过了13万人,故其代表总名额最多为130人。

  • [单选题]甲、乙共有图书63册,乙、丙共有图书77册,已知三人中图书最多的那个人的书数是最少的那个人的2倍,请问图书最多的那个人有多少册图书?
  • 42

  • 解析:首先甲的图书比丙少,因此甲不是图书最多的那个,假设乙是图书最多的那个,那么甲只能是图书最少的那个,那么甲有63÷(2+1)=21本,乙有21×2=42本,丙有77-42=35本,正好符合题意。若假设丙的图书最多,通过计算后得到,乙的图书数最多,前后矛盾。因此乙是图书最多的,有42册书。

  • [单选题]下列关于唐朝法律中的自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犯罪被揭发后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后,再投案者,唐代称作自首

  • 解析:A唐代以犯罪未被举发而能到官府交代罪行的,称之为自首。但是犯罪被揭发或者被官府追查逃亡后再投案者,称之为自新。所以A选项说法错误,当选。BCD选项均正确,不选。

  • [单选题]法的遵守的主体的行为,不论从外在方面还是从内在动机方面,都符合法的精神和要求,从而真正实现法律调整的目的,这属于守法的( ).
  • 高级状态

  • 解析:守法的高级状态,即法的遵守的主体的行为,不论从外在方面还是从内在动机方面,都符合法的精神和要求,从而真正实现法律调整的目的。

  • [多选题]法不同于其他上层建筑现象的基本特征有 ( )
  • 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

    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法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和权力 (⊙o⊙)

    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 解析:ABCD法不同于其他上层建筑现象的基本特征:(1)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2)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3)法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权力;(4)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 [单选题]下列哪种情形下,会发生不当得利之债?( )
  • 下大雨时,庚水塘中养的鱼跳到辛的水塘中

  • 解析:D【解析】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而获得利益而使他人利益受到损害的事实。不当得利不是当事人双方间的合意,不当得利之债并非是当事人追求的法律目的,也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法律为纠正不当得利的现象而直接赋予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当得利可因各种原因发生,但作为债发生的原因,则不论其是何原因造成的,只要发生不当得利的后果,就在当事人间产生不当得利之债。

  • [单选题]“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解析:恩格斯这句话表明的是历史灾难和历史的进步作为“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本题答案为D。

  • [单选题]曾某与左某的院子一墙之隔,曾某在自家园中种石榴树,石榴树枝伸展到左某院内,左某在自家院中摘石榴吃,因而和曾某发生争执。曾某和左某争执的问题在民法中称为( )。
  • 相邻关系

  • 解析:相邻关系,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时。相互给予方便或者接受限制丽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曾某和左某争执的焦点是宅基地相邻产生的地上附着物的天然孳息的所有权争议。故正确答案为B。

  • 推荐下载科目: 警察招考 公选 省考公务员 事业单位 农村信用社 选调生 特岗教师 三支一扶 环保局考试 军队文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