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既可以是间接故意,也可以是过失(⊙o⊙)
题目:避险过当的主观罪过是( )。
解析:D【解析】避险过当的罪过形式不可能是直接故意,只能是间接故意和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都可以成立。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夏朝法律的总称是( ).
禹刑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夏朝时期的法制。“禹刑”,是夏朝法律的总称或代称。《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从现有史料来看,这里所说的“禹刑”,并不是指一部成文法典,而是泛指夏朝的法律和刑罚。应该理解为在夏王朝建立以后适应当时需要而制定了法律,适用了刑罚。后人曾说“夏正刑有五,科条三千”,又说夏有“大辟二百,膑辟三百,宫辟五百,劓、墨各干”。从一个侧面说明夏朝法律已有较大的规模,并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的判案成例。以“禹刑”来统称夏朝的法律,一方面是为了表示对祖先大禹的尊崇与怀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借着禹在人们心目中的威望,加强法律的威慑力。从整体上看,夏朝的法律除大量属于代代相传的习惯法以外,夏王针对各种具体情况发布的“王命”,也是重要的法律渊源之一。
[单选题]办一次聚会准备邀请l60个客人,平均每3人要花100元,则至少要有多少经费?( )
5400
解析:由题意可知办这次聚会要花费160÷3×400≈5334元,对比题中4个选项,只有D选项最合适,花费最少。所以应选择D。
[单选题]唐朝诗人元稹这样描绘当时的社会风尚:“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间务胡乐。胡饼成为当时人们的主食,还有不少蔬菜来自国外,如印度的刀豆、尼泊尔的菠菜等。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丝绸之路的繁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材料的主旨。材料主要说明了唐朝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以及唐朝与外国联系的加强,这与唐朝时期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密切相关,故选B项。选项A的时间与题干不符,选项C与材料的主旨不符,选项D的时间与主旨均和题干不符,均可排除。
[单选题]关于等离子电视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连续开机时间过长后,可用冷水、湿抹布擦拭电视荧屏,降低温度
解析:等离子电视在连续开机时间过长后,不能用冷水、湿抹布擦拭电视荧屏,因为这样很可能导致显像管爆裂。故本题答案为D项。
[单选题]形式意义上的渊源,即指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也就是( ).
法的效力渊源
解析:形式意义上的渊源,即指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也就是指法的效力渊源,即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形式意义上的渊源,还可分为:直接渊源与间接渊源,制定法等与法规范、法条文直接相关的渊源为法的直接渊源,学说等与法规范、法条文间接相关的渊源为法的间接渊源。
[单选题]一些小朋友排成一行,从左边第一个人开始每隔2人发一个苹果;从右边第一个人开始 每隔4人发一个橘子,结果有10个小朋友拿到苹果和橘子,这些小朋友最少有多少人?
136
解析:每3人发一个苹果,每5人发一个橘子,所以每15人中就有1人既拿到苹果又拿到橘子,有10个小朋友苹果和橘子都拿到,所以小朋友至少有15×(10-1)+1=136人。
[单选题]春夏秋冬四季的循环往复变化使得地球景观绚丽多彩,这是大自然赋予地球的珍贵礼物。然而四季这个礼物似乎分配不公,地球上只有温带才有明显的四季变化,而寒带和热带则是长冬无夏和长夏无冬。其原因是( )。
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轴和公转轨道有一定的夹角所致
解析: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在绕自身的地轴自转,不过地轴并不垂直于公转轨道面,而是有一个23度27分的倾角。正是因为这个倾角的存在,才会使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形成了温带、寒带和热带的气候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