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胸3~5节段
题目: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最常损害脊髓的
解析: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临床症状取决于受累脊髓的节段和病变范围。多数患者脊髓胸段受累可查出病变以下痛温觉障碍,多在胸5-胸10节段,约20%发生在颈段,出现四肢瘫痪。颈4以下节段受累,出现呼吸肌麻痹,颈膨大节段受累,出现双上肢弛缓麻痹、双下肢痉挛性麻痹,5%~10%发生在腰段。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蛋白质分子中的α-螺旋所属的结构层次是
二级结构
解析:本试题考核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的是氨基酸在多肽链中的排列顺序。蛋白质分子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骨架中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列,并不涉及侧链的构象。在所有已测定的蛋白质中均有二级结构的存在,主要形式包括α-螺旋结构、β-折叠和β-转角等。具有二级结构的一条多肽链,由于其序列上相隔较远的氨基酸残基侧链的相互作用,而进行范围广泛的盘曲与折叠,形成包括主、侧链在内的空间排列,这种在一条多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整体排布称为三级结构。一些分子量大的蛋白质三级结构常可分割成1个和数个区域,折叠得较为紧密,各行其功能,这种结构称为结构域。许多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由两条或多条肽链构成,每条肽链被称为一个亚基。蛋白质由多个亚基构成的结构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单选题]对诊断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最有意义的是
超声心动图发现舒张期室间隔左室后壁的厚度之比≥1.3,伴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向前运动
解析: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特征是以左心室和(或)右心室心肌的肥厚,心室腔变小,常为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伴有左室血液充盈受阻和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又可分为梗阻性肥厚型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可显示室间隔的非对称性肥厚:①舒张期室间隔与后壁的厚度之比≥1.3,室间隔运动低下。②有梗阻的病例可见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间前移(SAM),主动脉瓣在收缩期呈半关闭状态。③彩色多普勒可以了解杂音起源及梗阻前后的压力差。故本题答案为D。
[单选题]轮状病毒肠炎容易出现的并发症是
脱水,酸中毒
解析:轮状病毒肠炎: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故曾被称为"秋季腹泻"。本病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4岁者少见。潜伏期1~3天。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患儿在病初1~2天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可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数日后呕吐渐停,腹泻减轻,不喂乳类的患儿恢复更快。自然病程约3~8天,少数较长。大便镜检偶有少量白细胞。感染后1~3天大便中即有大量病毒排出,最长可达6天。血清抗体一般在感染后3周上升。
[单选题]男,42岁。因脑积水颅内压增高入院,入院后患者头痛呕吐,随即昏迷。最有效的抢救措施是
立即脑室穿刺外引流
解析:本题考查脑积水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疝的紧急处理措施,第一选择应为第一时间快速静脉滴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但本例题干为最有效抢救措施,故应为脑室穿刺体外引流。
[单选题]女,65岁。突发剧烈头痛后昏迷1小时。查体:深昏迷,颈强直,四肢无自主活动,肌张力高,腱反射活跃。头部CT示脑沟与脑池高密度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蛛网膜下隙出血
解析:蛛网膜下隙出血发病前多数患者有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等诱因。发病突然,有剧烈头痛、项背痛或下肢疼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半数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等。以一过性意识障碍多见,严重者呈昏迷状态,甚至出现脑疝而死亡。脑膜刺激征明显,常在蛛网膜下隙出血后1~2天内出现。头部CT:诊断急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准确率较高。显示脑沟与脑池密度增高。颈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以大脑外侧裂最多。大脑中动脉瘤破裂血液积聚患侧外侧裂,也可流向环池、纵裂池。基底动脉瘤破裂后,血液主要聚积于脚间池与环池附近。出血后第一周内CT显示最清晰,1~2周后出血逐渐吸收。但CT无法分辨脑脊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在严重化脓性脑膜炎时蛛网膜下隙、脑沟等也呈高密度。
[单选题]关于慢性肾炎,不正确的是
不出现尿毒症
解析:慢性肾炎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病情迁延,病变进展缓慢,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尿蛋白常在1~3g/d,水肿可有可无,血压可正常或轻度升高,随着肾功能恶化出现贫血、血压增高等临床表现,进入尿毒症,故选C。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理想的人格形象是
大医精诚
解析: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基本行为规范:为人民健康服务是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职业价值目标;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是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手段;以人为本,人道行医,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是根本性的职业道德要求;大医精诚是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理想的人格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