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安静休息,避免紧张情绪

题目:患者女,22岁。职员。干咳2个月伴不规律发热,体温波动在37,5~38.3℃,夜间盗汗,无咯血及肌肉酸痛,现已停经45天,先前多次注射头孢类药物未见效。查体:消瘦,双颈部可触及成串小淋巴结,质韧,无压痛,活动度良好,右上肺可闻及少量湿啰音。

解析:3.痰中带血不需特殊处理,仅需休息,消除紧张情绪,大咯血时需用垂体后叶素5~10U加入25%葡萄糖液40ml中缓慢静脉注射,一般为15~20分钟,然后将垂体后叶素加入5%葡萄糖液,按0.1U/(kg?h)的速度静脉滴注。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慢性呼吸衰竭出现酸碱平衡失调可能包含的类型有
  • 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 [多选题]结节性多动脉炎胃肠道受累的病理表现是
  • 肠系膜中、小动脉及黏膜下层和肌层小动脉的动脉周围炎

    小静脉炎

    损害呈节段性表现

    管壁各层可累及

  • 解析:结节性多动脉炎主要侵犯中、小动脉,病变为全层坏死性血管炎,好发于动脉分叉处,常呈节段性为特征,间或可累及邻近静脉,各脏器均可受累,以肾、心、脑、胃肠道常见,较少累及肺及脾脏。病理演变过程可见:初期血管内膜下水肿,纤维素渗出,内壁细胞脱落、相继中层可有纤维素样坏死,肌纤维肿胀、变性、坏死。全层可有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细胞浸润引起内弹力层断裂,可有小动脉瘤形成。由于内膜增厚,血栓形成,管腔狭窄致供血的组织缺血,随着炎症逐渐吸收,纤维组织增生,血管壁增厚甚至闭塞,炎症逐渐消退,肌层及内弹力层断裂部由纤维结缔组织替代,形成机化。以上各种病理变化在同一患者常同时存在。

  • [多选题]关于气胸的胸腔穿刺抽气,正确的是
  • 适用于稳定型的原发性大量气胸者

    常用气胸针或细穿刺导管在患侧胸部锁骨中线第2肋间直接穿刺

    一次抽气量不宜超过1000 ml

  • 解析:继发性大量气胸要明确诊断,不稳定型气胸不能直接胸腔穿刺抽气。

  • [多选题]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癫痫的机制有
  • 手术毁损痫灶

    破坏癫痫传导途径

    毁损特定结构,减少大脑半球皮质的兴奋性


  • [多选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常见的并发症是
  • 肺心病

    自发性气胸

  • 解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COPD早期胸片可无变化,以后可出现肺纹理增粗,紊乱等非特异性改变,也可出现肺气肿改变。X线胸片改变对COPD诊断意义不大,主要作为确定肺部并发症及与其他肺疾病鉴别之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常见的并发症是肺心病和自发性气胸。

  • [多选题]逆转心脏重塑的药物包括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β-受体阻滞剂

  • 解析:ACE抑制药可减少醛固酮生成减轻钠水潴留,降低心脏前负荷;抑制心肌及血管重构;降低全身血管阻力,增加心搏出量,改善心脏的舒张功能,降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等。ACE抑制药对各阶段心力衰竭者均有有益作用,既能消除或缓解心力衰竭症状、提高运动耐力、改进生活质量,防止和逆转心肌肥厚、降低病死率,还可延缓尚未出现症状的早期心功能不全者的进展,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β受体阻断药通过阻断心脏β受体、拮抗过量儿茶酚胺对心脏的毒性作用,改善心肌重构,减少肾素释放,抑制RAAS,上调心肌β受体恢复其信号转导能力,改善β受体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此外,β受体阻断药具有明显的抗心肌缺血及抗心律失常作用,后者也是其降低心力衰竭病死率和猝死的重要机制。

  • [单选题]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功效的药物是( )
  • 栀子


  •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护理(正高) 放射医学技术(正高) 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5) 营养(师)(代码:210) 理化检验技术(师)(代码:211) 临床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骨科) 中医医师定期考核 DSA技师 公卫执业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