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解表散寒,宣肺止嗽
题目:通宣理肺丸的功效是
解析:通宣理肺丸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所致的感冒咳嗽,症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头痛、恶寒、肢体酸痛。故选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大量使用乙胺丁醇会导致步态不稳
解析:抗菌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①青霉素类:过敏性休克。②氨基糖苷类:耳毒性、肾毒性、神经肌肉阻断及过敏反应。③四环素类:牙齿黄染(四环素牙);二重感染(菌群紊乱),以真菌病(鹅口疮、肠炎)及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假膜性肠炎)多见。④万古霉素:“红人综合征”或“红颈综合征”。⑤磺胺类药:皮疹等过敏反应;肾脏损害,可发生结晶尿、管型尿及血尿。⑥氯霉素:灰婴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⑦乙胺丁醇:视神经炎。
[单选题]不属于毒蕈中毒类型的是( )
类伤寒型
解析:毒蕈毒性及中毒特点:有4种类型:①胃肠炎型:潜伏期为0.5~6小时,以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病程短,预后好。②神经精神型:潜伏期为10分钟至数小时,以神经兴奋或抑制等精神紊乱为特点。如作用于副交感神经可出现流涎、多汗、脉缓、瞳孔缩小等。如作用于中枢神经可出现幻觉、谵妄、狂躁等症状,病程1~2天,预后好。③溶血型:潜伏期为6~12小时,除胃肠炎外,可出现黄疸、血尿、肝脾大、贫血等溶血现象,重者可引起死亡。④肝肾损伤型:潜伏期6小时至数天,先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症状,以后转为假愈期,患者无明显症状,仅有乏力、食欲减退等。轻病例由此进入恢复期;重者进入肝肾损害期,表现为黄疸、肝功能异常、肝萎缩、肝性脑病、肾肿大、肾坏死等。这一类型病死率高。经积极治疗2~4周可恢复。
[单选题]漏肩风因患肩局部常畏寒怕冷,尤其后期常出现肩关节的粘连,肩部呈现固结状,活动明显受限,故称"肩凝症""冻结肩"等。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 ),是软组织退行性、炎症性病变。
肩关节周围炎
解析:漏肩风因患肩局部常畏寒怕冷,尤其后期常出现肩关节的粘连,肩部呈现固结状,活动明显受限,故称"肩凝症""冻结肩"等。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肩关节周围炎,是软组织退行性、炎症性病变。
[单选题]患者,男,28岁。阵发性心慌3年,每次心慌突然发生,持续半小时至3小时不等。本次发作时心律齐,200次/分,按摩颈动脉窦心律能突然减慢至正常;心电图QRS波形态正常,P波不明显。其诊断为(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解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室上速)的临床表现:可见于各种年龄;多数心脏无器质性病变,少数患者可能合并有心脏病。发作具有突发、突止的特点,症状轻重与发作时的速率、持续时间长短、有无基础心脏病变及严重程度有关。听诊特点:心率150~240次/分,节律规整,第一心音强弱一致。心电图特点:QRS与窦性时相同,有时可伴差异性传导;RR匀齐,频率多在150~240次/分;P与QRS关系固定,但有时P波不易辨认。
[单选题]患者发作性心胸疼痛半年,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尤甚,疼痛放射到肩背,伴胸闷、心悸,舌紫暗,有瘀斑,苔薄,脉沉涩。应首选的中成药是
通心络胶囊
解析:血瘀胸痹的主要症状为痛部位固定不移,入夜尤甚,伴胸闷心悸、面色晦暗。舌紫暗,或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脉沉涩结代。该患者诊断为血瘀胸痹,治法是活血化瘀,通脉止痛。常用的中成药是通心络胶囊、血府逐瘀丸/胶囊/口服液。故选E。
[单选题]患者,女,32岁。阵发性上腹痛2年;夜间加重,疼痛有季节性,冬季明显,有反酸。为进一步确诊,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
X线钡餐检查
解析:胃溃疡以黏膜屏障功能降低为主,十二指肠溃疡则以胃酸分泌增加起主导作用。患者考虑为十二指肠溃疡,X线钡餐主要用于了解胃、十二指肠的运动情况。
[单选题]导致风湿热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解析:以咽炎为表现的上呼吸道感染,部分患者可继发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
[单选题]下列符合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是
坚持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解析: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应坚持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B、C、D、E选项均为甲亢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