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E

营养不良 遗传因素

题目: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不包括

解析:1..精神因素:本病症状发作与加重均与情绪紧张有关。焦虑、激动、抑郁、恐惧等因素刺激机体,影响植物神经功能,从而引起结肠运动功能和分泌功能失调,临床上约半数以上患者存在失眠、多梦、易怒、头晕、头痛等精神症状,表明本病与情绪改变有关。2..胃肠反射:肠道易激综合征病人饭后的胃肠反射较正常人增强,表现为肠壁肌张力增高,蠕动增强。临床表现为饭后急于排便。 3.药物:泻药常可引起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其他药物也可引起结肠高度过敏。4.肠道动力学改变研究表明肠道易激综合征患者有结肠动力学改变。5.肠道菌群失调:正常人肠道以厌氧菌为主,其中以真杆菌、双歧杆菌、粪杆菌为多AE不是本病特点故错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血证论》指出,为水之上源的是( )

  • [多选题]拔罐疗法的禁忌证有( )
  • 出血性疾病

    水肿性疾病

    大血管部

    孕妇腰腹部

    毛发过多处


  • [多选题]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异常表现为
  • A/G倒置

    血清ALT/AST比值常<1

    PT延长

    γ-球蛋白升高

    胆碱酯酶活力下降


  • [多选题]罗马Ⅲ关于便秘的诊断标准包括
  • 有排粪不尽感(≥25%)

    不用缓泻药几乎没有松散粪便

  • 解析:诊断前至少6个月中最近3个月有症状发作: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 1、应包括以下两个或以上症状: (a)至少25%的排便有努挣;B错误。(b) 至少25%的排便为硬粪块;A错误。(c) 至少25%的排便有不完全排空感;D正确。 (d) 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阻塞感; (e) 至少25%的排便需手助排便(如手指排便、支托盆底);(f) 每周排便少于3次。故C错误。 2、不用泻药软粪便少见。E正确。

  • [多选题]关于急性胰腺炎下列哪些正确( )
  • 血淀粉酶在起病后48小时开始下降

    血钙下降提示预后不良

    严重时血糖升高

  • 解析:在我国半数以上由胆道疾病引起,故A错误。淀粉酶测定这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客观指标之一,但并不是特异的诊断方法。在发病早期,胰腺血管有栓塞以及某些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由于胰腺组织的严重破坏,则可不增高。E错误。余正确。

  • [多选题]关于急性胰腺炎下列哪些正确
  • 血淀粉酶在起病后48小时开始下降

    血钙下降提示预后不良

    严重时血糖升高

  • 解析:1.发病后24h,血清淀粉酶达到最高峰,48h后尿淀粉酶出现最高峰;2.血钙常降低,当低于7mg%时,常示预后不良。3.胰岛受到破坏时,可有血糖升高,但多为一过性。故BCD正确。4.值得提出的是,淀粉酶的增高程度与炎症的轻重不一定成正比,如水肿性胰腺炎时,淀粉酶可以达到较高程度,而在某些坏死性胰腺炎,由于胰腺组织的大量破坏,淀粉酶反而不增高。故E错误。

  • [多选题]下列病证中,宜先治其标的是( )
  • 抽搐

    大出血不止者

    慢性病又伴外感者

    尿闭


  • [多选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可采取的治疗措施有
  • 低脂、高蛋白饮食

    补充脂溶性维生素

    口服熊去氧胆酸

    使用免疫抑制剂

    晚期可行肝移植

  • 解析:1.熊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可使胆汁淤积症的血清标记物得到改善,3个月内可使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血清碱性磷酸酶、转氨酶、胆固醇及IgM均明显下降。2.D-青霉胺能降低肝内铜水平,抑制炎性反应,减轻纤维化,延长患者生存期。严重不良反应有皮疹、蛋白尿、血小板或粒细胞减少,应每周查尿蛋白,4周后每月查1次,观察白细胞计数变化,必要时需中止治疗。3.免疫抑制药①环孢素A,作用明显,但因有肝肾毒性不宜久用,治疗8周后血清碱性磷酸酶明显下降。②氨甲蝶呤,早期小剂量应用可改善组织学变化。③硫唑嘌呤,可改善胆管的排泄,似对皮肤瘙痒有效,但副作用较大,且不能阻止肝细胞功能衰竭。4.对症治疗(1)瘙痒 可用抗组胺药物,如非那根、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消胆胺,剂量从小量开始,以能控制瘙痒为度。氢氧化铝能与胆汁酸结合,对肝性瘙痒有效。(2)骨质疏松及骨化 可采用维生素D肌内注射。葡萄糖酸钙稀释到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3)夜盲症 维生素A。血清锌低于正常可口服硫酸锌连服4周,至暗适应恢复正常。(4)凝血机制障碍者 可使用维生素K1。(5)肝移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终末期患者为肝移植对象。(6)饮食 低脂肪(每日50g以下)、高糖、高蛋白饮食,多食蔬菜。故全部正确。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肛肠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正高) 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 胸心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9) 烧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3) 主管中药师(代码:367) 营养(师)(代码:210) 护理学(护师)(代码:203) LA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