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上皮细胞层数和细胞形状

题目:被覆上皮的分型依据是

解析:被覆上皮是按照上皮细胞层数和细胞形状进行分类的。单层上皮由一层细胞组成,所有细胞的基底端都附着于基膜,游离端可伸到上皮表面。复层上皮由多层细胞组成,最深层的细胞附着于基膜上。上皮又根据细胞的形状( 单层上皮)或浅层细胞的形状(复层上皮)进一步分类。故选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男,3岁,临床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该病容易发生坏死、钙化,在声像图上表现为"钙斑"。"钙斑"的超声检出率是
  • 80%

  • 解析: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典型的声像图表现分为3型:块型、不规则型、弥漫性浸润。其中不规则型是玻璃体内的肿物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整齐。块型和不规则型的肿块内部回声强弱不均,可有囊性无回声区,80%以上的病灶内可见伴有声影的钙斑。

  • [单选题]下面哪项不是门脉高压的侧支循环路径 ( )
  • 内乳静脉

  • 解析:主要有4处交通支:①在胃底和食管下段,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通过食管静脉丛与奇静脉相吻合,血流向上腔静脉;②在肛管和直肠下端,直肠上静脉与直肠下静脉、肛管静脉相吻合,血流入下腔静脉;③在前腹壁,脐旁静脉与腹壁上、下深静脉相吻合,血流入上、下腔静脉。④在腹膜后,肠系膜上、下静脉分支与下腔静脉的分支相吻合,称Retzius静脉丛。

  • [单选题]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下列正确的是? ( )
  • 以上都是

  • 解析:M型与二维超声心动图表现:1.室间隔(IVS)增厚、回声增强,室间隔增厚的部位可分别在上、中、下段或普遍性增厚,增厚的程度不等。2.左心室流出道狭窄,肥厚型心肌病尤其室间隔上、中段增厚,心腔狭小,左心室流出道呈不同程度的狭窄。M型可定量检查流出道狭窄的程度,由于增厚室间隔向心腔凸出及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向前运动,占据了心腔的位置,造成流出道的空间变窄,或某一时间的动态狭窄。3.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向前运动,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特征性的超声表现。肥厚型心肌病舒张期左心室松弛功能与顺应性降低,心腔小、左心室流出道狭窄、收缩期二尖瓣前叶前向运动;M型显示二尖瓣舒张早期EF斜率明显降低,E峰与室间隔距离(EPSS)缩小,并互相接触。收缩期正常二尖瓣关闭两叶闭合CD段成一线,而肥厚型心肌病收缩早期后,二尖瓣前叶迅速向前,收缩中期达到最大,收缩晚期二尖瓣又回到CD段。此现象称为收缩期二尖瓣向前运动(SAM)。

  • [单选题]检查主动脉与降主动脉的连接用什么超声切面 ( )
  • 主动脉弓长轴

  • 解析:主动脉弓长轴探头置于胸骨上窝、指向心脏,探测平面通过主动脉弓长轴,可依次显示升主动脉远端、弓部、头臂支和降主动脉近端,弓部之下为右肺动脉短轴。

  • [单选题]下列对肾脏的描述错误的是
  • 肾脏位于腹膜内

  • 解析:肾脏位于腹膜后。

  • [单选题]正常的门静脉压力是
  • 1.3~2.4 kPa

  • 解析:门静脉正常压力为1.27~2.35kPa(13~24cmHg),平均值为1.76kPa(18cmHg)。门静脉高压症时,压力可增至2.9~4.9kkPa(30~50cmHg)。

  • [单选题]男性,45岁,持续性黄疸伴皮肤搔痒月余,近来加重。超声见肝内外胆管及胆囊均扩张,扩张的胆总管下端呈截断阻塞,局部隐约见一实性结节。主胰管扩张,内径0.5cm。确切的阻塞部位是
  • 胆总管


  • [单选题]以下对正常脾脏的描述,错误的是
  •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

  • 解析:脾脏是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淋巴细胞和网织内皮细胞系统的功能,在全身发生感染和血液性疾病、肝脏病变时,其大小形态变化可反映上述病变的程度,并提供相关信息。

  • 推荐下载科目: 急诊医学(正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正高) 核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正高) 精神病学(副高) 肾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7) 计划生育主治医师(代码:360) 外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0) 临床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急诊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