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
正确答案 :D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以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判决依据
解析:解析:形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也就是法的效力渊源,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或认可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和地位的法的不同表现形式,即根据法的效力来源不同,而划分法的不同形式,如制定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判例法、习惯法等。在我国,对法的渊源的理解,一般指效力意义上的渊源,主要是各种制定法。据此,选项B所列法的渊源是按法的效力和地位所作的分类,而不是按照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法的正式渊源与非正式渊源是根据是否表现于国家制定的法律文件中的明确条文形式而进行的分类。法的非正式渊源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这些准则和观念尚未在正式法律中得到权威性的明文体现,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公共政策、道德信念、社会思潮、习惯等。据此,选项A表述不正确。国际条约成为法的渊源的前提是该条约为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选项C错在多了“一切”这个定语。根据《民法通则》中“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的规定,政策也是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之一。
[单选题]宋某系某大型企业的运输队司机。2000年11月17日下午,宋某在厂内驾车从甲车间往乙车间运送生产原料。由于中午饮酒较多加上没有休息,宋某非常困倦,精力不集中,结果在乙车间内倒车、准备卸货时,操作不慎,撞倒车间内一排原料箱,将两名女工当场砸倒在地,1名重伤,1名经抢救无效死亡。宋某的行为构成( )。
正确答案 :A
重大责任事故罪
解析:解析:宋某造成的事故发生在厂区内的生产车间而非公共交通管理范围内,事故原因是宋某违反规章制度、酒后作业,因此,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多选题]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受庇护权的表述,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 :ACD
受庇护权保护的对象只能是外国人
对于受庇护的申请,我国政府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
享有庇护权的人不被驱逐或引渡
解析:解析:受庇护权也称为政治避难权。根据《宪法》第22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因为政治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可以给予受庇护的权利。根据这一规定,政治避难权只给予向我国提出申请的外国人,故选A项。申请避难必须出于政治原因,故排除B项。决定是否给予政治避难是国家的权力,我国政府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故选C项。享有政治避难权的外国人,不被引渡或驱逐,故选D项。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