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抵抗力强,对紫外线不敏感
题目:下列关于百日咳鲍特菌叙述不正确的是
解析:百日咳鲍特菌为革兰阴性小杆菌,无芽孢,有荚膜,专性需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5~37℃,O抗原为鲍特菌属所共有,K抗原由多种凝集因子组成,其中因子7为百日咳鲍特菌、副百日咳鲍特菌和支气管炎鲍特菌所共有。本菌抵抗力较弱,但在低温0~10℃能生存,对紫外线敏感,光照60分钟可死亡。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明胶液化试验结果观察正确的是
培养后置4℃冰箱,30min不发生凝固为阳性
[单选题]正常血涂片中,裂红细胞
<2%
解析:正常人裂红细胞<2%。
[单选题]关于嗜异性抗体,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均为阳性
[单选题]晚期丝虫病最多见的体征是( )
象皮肿
[单选题]钩端螺旋体感染第1周应采集哪种标本观察螺旋体
血液
解析:于发病1周内的钩体血症期,在抗生素治疗前以无菌操作抽取静脉血,即刻接种进行培养或动物实验,此时的阳性检出率较高。患者于发病1周左右开始出现IgM特异性抗体,随后是IgG,于病程1个月左右其效价达高峰,抗体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常于发病初期和恢复期采取双份血液,测定血清抗体滴度的消长;或采集单份血样测定IgM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尿液发病第2周起患者尿中逐渐出现钩体,第3周达高峰。由于肾脏中钩体不受血液中特异性抗体的影响,故患者持续从尿液中排菌可达数周之久。留取标本前需碱化尿液。发病1周内患者出现脑膜炎症状,在抗生素治疗前于无菌条件下做腰穿,收集脑脊液。当疑有钩体病的患者或动物死亡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其肝脏或肾脏组织。
[单选题]在临床检验室内质量控制中,如果质控结果出现失控信号,做法正确的是
寻找失控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纠正,然后重新测定,再决定是否可发出报告
解析:在临床检验室内质量控制中,如果质控结果出现失控信号,应寻找失控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纠正,然后重新测定,再决定是否可发出报告。
[单选题]双歧杆菌、乳酸菌需要哪种培养
厌氧培养法
[单选题]下列哪种寄生虫属于共栖原虫( )
结肠内阿米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