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题目:男,45岁。左下肢疼痛发凉半年。既往有左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吸烟20年,20支/天。查体:右下肢正常;左足苍白,皮温明显降低,左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左股、腘动脉可触及搏动,Buerger试验阳性。最有可能的诊断是左下肢( )
解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少见的慢性复发性中、小动脉和静脉的节段性炎症性疾病,下肢多见。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下肢。患肢呈现一时性或持续性苍白、发绀、有灼热及刺痛,病肢下垂时皮色变红,上举时变白,继之足趾麻木,小腿肌肉疼痛,行走时激发,休息时消失;小腿部常发生浅表性静脉炎和水肿。检查时发现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间歇性跛行及雷诺现象、夜间疼痛加剧,足趾疼痛剧烈,皮肤发绀,进而趾端溃疡或坏疽而发黑,逐渐向近心端蔓延。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最易引起嵌顿的腹外疝是
股疝
解析:最易引起嵌顿的腹外疝是股疝,由其解剖结构决定的。疝内容物多为小肠和大网膜,由于股管几乎是垂直向下的,疝内容物似直线状下坠,但一出卵圆窝后,却突转向前,形成一锐角:加以股环本身狭小,周围韧带坚韧,因此容易发生嵌顿和绞窄。
[单选题]提高人群肺癌筛查检出率的首选方法是
低剂量CT
解析:胸部低剂量CT(LDCT)肺野显示清晰,可发现早期肺癌,目前被推荐为肺癌筛查的标准手段。
【避错】早期我国肺癌的筛查主要是胸片及胸部CT,胸片仅能发现较大外周型肺癌或伴肺门增大的中央型肺癌;PET-CT费用昂贵,不用于肿瘤的筛查,用于高度怀疑肺癌的进一步检查;痰细胞学检查主要用于肺部感染的确诊及肺结核的诊断;肿瘤标志物费用较贵,且准确性不如胸部低剂量CT。
[单选题]一健康小儿,血象:杆状核粒细胞0.01,中性粒细胞0.35,淋巴细胞0.6,单核细胞0.02。该小儿的年龄约为
生后1周岁
解析:小儿出生时中性粒细胞约占0.65,淋巴细胞约占0.30。随着白细胞总数的下降,中性粒细胞比例也相应下降,生后4~6天时两者比例约相等。至1~2岁时淋巴细胞约占0.60,中性粒细胞约占0.35。之后中性粒细胞比例逐渐上升,至4~6岁时两者比例又相等。此后小儿白细胞分类与成人相似。
[单选题]慢性肾功能不全伴低血钾应选用药物
阳离子交换
解析:1.慢性肾功能不全伴低血钾者应选阳离子交换,以减少钾离子的丢失。
[单选题]张力性气胸的胸腔压力为
伤侧胸腔负压逆转为正压,健侧胸腔为负压减低但仍然为负压
解析:张力性气胸多为支气管破裂,漏气呈周期性间歇性,即吸气时支气管周围弹力纤维牵拉使支气管裂口张开,漏气进入胸腔;呼气时裂口合拢而口鼻开放,所以胸内气体无从排出,肺内气体则可完全经气道排出体外而不经支气管裂口漏到胸腔。周而复始气体积聚张力升高,胸内负压越来越低直至负压消失并进一步发展最终逆转为正压。由于漏气只进不出,肺在整个呼吸周期都受压缩,患侧胸腔在吸气相和呼气相都呈正压,而健侧胸腔虽无气体进入但受到纵隔偏移之压迫而也呈现负压减弱,传统的气胸箱可以检测证明健侧胸腔的低负压的存在。A错在“持续”二字;B、C、D则用似是而非的说法来反复强化本病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