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增强抗凝血酶Ⅲ活性

题目:肝素抗凝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解析:抗凝物质:抗凝血酶Ⅲ灭活Ⅱ、Ⅶ、Ⅸa、Ⅹa、Ⅺa和Ⅻa;在血液中,每一个分子抗凝血酶Ⅲ可以与一分子凝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使凝血酶失活。肝素可与抗凝血酶Ⅲ的一个赖氨酸残基结合,使抗凝血酶Ⅲ与凝血酶的亲和力增加100倍,使凝血酶立即失活,从而产生抗凝作用。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第一产程活跃期的减速期是指宫口扩张
  • 9~10cm

  • 解析:第一产程活跃期的减速期是指宫口扩张9~10cm。

  • [单选题]患儿女,7岁。发热10小时,排黏液性脓血便10次,腹痛伴里急后重,病前有不洁饮食史。查便常规:黏液便,红白细胞满视野,目前诊断为细菌性痢疾。其类型属于
  • 普通型

  • 解析: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有发热、腹痛、腹泻、黏冻脓血便、里急后重。取其排泄物的沉淀物做显微镜检,若见有大量脓细胞或红细胞可初步确诊,有时需要多次复查大便常规才能确定。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简称毒痢)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起病急骤、突发高热、病情严重,迅速恶化并出现惊厥、昏迷和休克,可导致死亡。本型多见于2~7岁健壮儿童,病死率高,必须积极抢救。题目中患儿并未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无周围循环衰竭及呼吸障碍,属于普通型。

  • [单选题]女,35岁。双手第2、3、5近端指间关节、双腕和双肘关节肿痛1年,伴晨僵1小时。查体:上述关节肿胀、压痛。实验室检查:ESR48mm/h,CRP升高。双手X线片:双手骨质疏松,第2近端指间关节可见骨质破坏。对诊断最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 解析:本例为类风湿关节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高。

  • [单选题]骨盆骨折的并发症不包括
  • 脊髓损伤

  • 解析:此题是考查考生有关骨盆骨折并发症及相关解剖知识的试题。备选答案中除正确答案D--脊髓损伤外,都是临床上较常见的骨盆骨折并发症。从解剖知识上说,骨盆骨折也不应伤及脊髓。

  • [单选题]提示室性心动过速的特征性心电图改变是:
  • 室性融合波

  • 解析:室性心动过速是指起源于希氏束分叉处以下的3-5个以上宽大畸形QRS波组成的心动过速。

  • [单选题]男,50岁。2个月前,因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入院,经左前降支内药物支架植入后,住院7天出院。此后患者无任何症状,服用药物1个月后自行停用。2小时前在睡眠中再次发生剧烈胸痛。心电图为急性前壁再发心肌梗死。该患者本次再梗的最可能原因是
  • 支架内血栓形成

  • 解析:本患者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使用药物涂层支架,故支架内再狭窄形成机率较小;患者为同一部位再发心梗,因已放入支架,不可能由冠状动脉痉挛导致梗塞。即使冠状动脉内有新生病变,但已植入支架,不会导致血管闭塞。患者在支架置入1个月后,自行停服了全部口服药物,其中肯定包含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由于停药太早,导致支架内血栓形成,再发急性心梗。药物涂层支架:是指在支架上涂一种药物,而这种药物释放的抗生素能抑制支架处内皮细胞生长,防止支架再狭窄;但血小板可黏附在支架上形成支架内血栓,所以接受药物涂层支架的病人一定要服用一段时间的抗血小板药物来阻止血栓的形成,至少服用6~12个月,如无出血风险者可考虑延长治疗。

  • [单选题]测细胞分子量
  • Westernblotting

  • 解析:测细胞分子量用Westernblotting。

  • [单选题]3岁女孩,因"消瘦,乏力1年"就诊。体检: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3~4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可触及震颤。X线检查:左右心室增大,肺动脉段突出,可见肺门"舞蹈"。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 室间隔缺损

  • 解析:患儿存在潜伏性青紫、消瘦,易肺部感染,体检可闻及心脏杂音,应先考虑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3~4级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X线检查:左右心室增大,有肺门"舞蹈"征,符合室间隔缺损诊断。

  • 推荐下载科目: 骨外科(正高) 普通外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副高) 儿童保健(副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6) 病理学技术(师)(代码:208) 营养(师)(代码:210) CT医师 MRI技师 公卫助理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